·精神文明建设·
【概况】 2016年,丹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导向,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文明城市创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等工作取得成效。在服务全市工作大局、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和社会风气方面发挥作用,推动群众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开展省级文明系列评选活动,对6个文明镇、22个文明村、28个文明单位、4个文明校园、2个文明社区逐一进行检查指导,所有推荐上报单位全部获评。组织开展镇江市级农村道德文化园和最美乡村创建工作,2个村被评为镇江市“最美乡村”,2个村被评为镇江市“最美乡村”提名村,2个村被评为镇江市“农村道德文化园”;组织开展各级好人和“文明市民”的评选工作,有7人次当选“镇江好人”、2人当选“江苏好人”;以“八礼四仪”“美德少年”等主题活动,推进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扩建志愿者队伍,开展“蒲公英”志愿者服务活动及志愿者、志愿服务队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开通丹阳文明网并上线运行;设立丹阳好人基金。
(蒋洪坤)
【丹阳文明网上线】 2016年9月,丹阳市按照中国文明网地方联盟网站建设管理工作有关要求,经过与中国文明网管理部门和丹阳日报社沟通协调,2016年9月,正式开通丹阳文明网并上线运行。丹阳文明网开设要闻、工作提示、图片新闻、文明创建、文明新风、道德模范、志愿服务、未成年人、我们的节日、丹阳发布、魅力丹阳、理论访谈、他山之石等板块,宣传丹阳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和全市重点工作。
(蒋洪坤)
【“志愿江苏”平台工作】 2016年,丹阳市全面推广“志愿江苏”注册登记,加强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机关干部带头,各镇(区、街道)和各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响应,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在文明城市创建、关爱弱势群体、普惠民生实事、维护交通秩序、保护自然环境等方面参与志愿服务。丹阳市注册志愿者人数12.7万人,其中活动志愿者人数8.4万人,总志愿服务时长163.4万小时。
(蒋洪坤)
【“蒲公英”志愿者进社区集中行动】 为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发挥全市机关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2016年11月16日-12月16日,丹阳市文明办组织引导全市机关干部6200人次,在城区50个交通繁忙路口和拥堵路段开展“蒲公英文明交通志愿服务一小时”活动,协助交巡警开展“文明交通”劝导活动,对行人、非机动车随意横穿马路、闯红灯、翻越护栏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对机动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车窗抛物、斑马线不礼让行人等行为进行劝阻、记录。
(孙 琴)
【乡风文明建设】 2016年,丹阳市深入开展城乡文明结对共建、村民文明素质提升、乡村创建典型培育等系列活动,组织开展镇江市级农村道德文化园和最美乡村创建工作。延陵镇九里村、开发区建山村获得镇江市首届“最美乡村”称号,访仙镇双茆村和吕城镇虎墅村获镇江市首届“最美乡村”提名。开发区建山村和访仙镇双茆村获得镇江市“农村道德文化园”。
(孙 琴)
【微视频《虚惊》获全国十佳】 2016年,为推动丹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有效提高群众参与度,丹阳市文明办联合广电集团、丹阳日报社等单位开展微公益电视片拍摄宣传活动。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开展微公益电视片剧本征集。共征集到41部微公益电视片剧本,从中择优审定《停车》《让座》《虚惊》和《一片树叶》4本剧本。邀请专业制作团队进行视频拍摄和后期制作,邀请交警、清洁工、老师等出演。微视频通过网络、微信广泛传播。其中《虚惊》在2016中国传媒融合发展年会暨中国报业新媒体大会上获评“十佳”优秀短视频奖。
(姜 炜)
图4 2016年11月,丹阳市召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月度点评会(姜 炜)
【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 2016年,丹阳市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文明形象大使评选”等道德实践活动,发动未成年人参与全国清明“网上祭英烈”和争做“美德少年”签名寄语活动。以“八礼四仪”活动为突破口,在丹凤实验小学、云阳学校、职业中专等学校开展入学、青春、成人等各类仪式教育主题活动。强化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强化师资队伍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抓好师资队伍建设、课堂教学及少年宫活动质量。
(孙 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