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两聚一高”为引领
加快建设苏南现代化工贸名城
——在中共丹阳市委十三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报告(摘要)
丹阳市委书记 陈可可
(2017年1月3日)
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镇江和我市党代会的部署要求,总结去年工作,部署今年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振奋精神、真抓实干,以“两聚一高”为引领,加快建设充满创新活力的苏南现代化工贸名城。
一、过去一年的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在省委和镇江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重点谋划推进了三件大事:一是召开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了未来五年发展的美好蓝图,顺利完成市、镇、村(社区)三级基层党组织换届,换出了风清气正、奋发作为的精神风貌。二是组织党政代表团走出去,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找准了不足,提升了理念,增强了引领发展的能力。三是全力推进转型发展,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新材料产业取得新进展,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军民融合发展成果展上视察了恒神碳纤维产品展位并给予充分肯定,马凯副总理在我市主持召开全国新材料企业家座谈会,提高了丹阳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力。一年来,我们积极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思路、攻坚克难,顶住了经济下行压力,稳住了发展基本面,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经济发展稳中向好。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35亿元,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5亿元,增长3.6%。应税销售1105亿元,增长8.3%。全力服务实体经济,打好“稳预期、降成本、优服务”组合拳,为企业降税减费近20亿元,项目审批时限缩短三分之一。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大亚印务和轮毂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鱼跃医疗设备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10亿元,增长15%。全力优化金融环境,推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营造诚信守法公平的发展环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973亿元,比年初新增105亿元;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进一步化解不良贷款;鼓励企业开展多元化融资,新增直接融资52亿元,新增上市挂牌企业7家,花王股份主板上市。全力推动转型升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高效设施农业占比25.4%,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88.3%;引导传统产业智能化发展,技改投资增长35%;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服务业增加值占比45.7%;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增长1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45.2%;实施“丹凤朝阳”人才计划,新增领军人才(团队)40个,2人入选镇江“金山英才”顶尖人才专项计划,人才综合竞争力列全省第7;获批省级高新区,科技小镇一期正式运行。
城乡面貌明显改善。继续以项目化推进城乡建设。注重规划引领,完成城市总规修编和一批专项规划、控制性详规,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快有机更新,金鸡饭店、姜家园二期三期等片区完成房屋征收,城河北路西侧片区加快推进,八佰伴建成开业,凤凰山遗址公园、九曲河城区段两岸风光带等一批公园绿地和健身步道建成。优化城乡交通,皇蒋线、吕东大桥等一批道路、桥梁工程全面竣工,改造提升城河路、白云街等城市主次干道,打通中山路、公园路等断头路、瓶颈路。彰显文化特色,华东财经委旧址、三吕故居、张家大院等一批工程主体完工。强化城市治理,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开展“十整治”百日攻坚行动,交通秩序明显改善,违法违规户外广告全面清理,集贸市场“脏乱差”得到有效整治,首批34个老旧住宅小区达到“五有”标准,国家卫生城市通过复审。
生态环境不断提升。严格对照“国十条”,坚持直面问题,铁腕治污。强化问题整改,对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的环境信访问题,逐一进行刚性整改销号;深刻吸取“8·6”火灾事故的教训,对电镀园暴露出来的问题动真碰硬、限期整改。强化低碳发展,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开发区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建设通过省级验收。强化水环境整治,启动九曲河整治、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建成利民河流域防洪除涝等一批项目;实现畜禽养殖整治和国考断面水质年度目标,完成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消除老城区黑臭水体,基本实现污水处理工程市镇村三级全覆盖。
发展活力逐步增强。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激发新的发展动能。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大力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和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等商事制度改革,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加快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市镇两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实现全覆盖。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强化产业链招商和精准招商,拓宽外资利用渠道,实际利用外资4亿美元;举办首届眼镜文化旅游节,成立全国首家眼镜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建成镇江市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监管中心并投入试运行,天工赢得欧盟“双反”诉讼,“丹阳制造”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从老百姓最期盼的事情做起,集中力量干成了一批民生实事。提高居民收入,扩大增收渠道,新增就业1.6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6%、9%;开展“扶村帮户”达新标行动,实施115个扶贫项目,26个经济薄弱村、1608户贫困户顺利脱贫。提升保障水平,历年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进入扫尾阶段,住房保障货币化安置比例进一步提升,“金保工程”一期上线平稳运行,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98%。优化公共服务,实验小学、华南分校等教育工程完成新改扩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升、社会福利中心二期、城南菜市场等工程竣工,中北学院一期工程加快建设,“体育乡村行”系列惠民行动深入开展。保持社会稳定,严格落实公共安全、社会治理、安全生产各项措施,加大非法集资打击力度,做好信访维稳工作,连续13次被评为省“平安县(市、区)”,连续三轮被评为省“法治县(市、区)创建工作先进单位”。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精心组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进一步严格党内政治生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举办庆祝建党95周年系列活动,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深入推进“双型”先进党支部建设,落实“统一活动日”制度。开展“书记党建看齐行动”,推进“书记项目”271个。贯彻“强责工程”要求,严格落实党风廉政“两个责任”,用好“四种形态”,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扎实开展效能革命,实现干部队伍作风建设长效化、常态化。坚持正向激励,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民主政治建设成效明显,人大、政协重要作用充分发挥,统战、人武、法院、检察、群团、老干部等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市上下形成了和衷共济、励精图治的和谐局面。
二、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
今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必须对国内外形势有一个正确判断。当前全球经济仍然处于深度调整阶段,复苏过程曲折复杂。我国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经济发展将出现更多积极变化。省十三次党代会确定“两聚一高”奋斗目标,聚力创新、聚焦富民,一个是提升发展水平的核心战略,一个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抓住了发展的要害和关键。我市仍处在爬坡过坎的攻坚期,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实体经济发展环境总体仍然偏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重大项目支撑作用不明显;“僵尸企业”有待出清,局部金融风险仍然存在;城市品质不高,重点板块、重点片区建设任务繁重;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任务艰巨;部分干部思想解放不够,创新精神不够,担当作为不够,“四风”和腐败问题仍有发生。我们必须看大势、顺大势,保持定力和韧劲,坚持稳中求进不动摇,把创新的氛围造得更浓,把富民的举措抓得更实,全力冲出转型的关口,实现发展的凤凰涅槃。
今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代会的部署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创新转型,坚持产业强市、生态领先,坚持领跑镇江、争先苏南,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以“两聚一高”为引领,践行新理念,实现新崛起,加快建设充满创新活力的苏南现代化工贸名城,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口径增长5%左右,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研发投入占比2.43%,高新技术产业占比45.4%,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全力把丹阳的事情做好,实现五个走在前,构筑五大新高地,我们的发展取向、工作导向、奋斗指向,都必须更加鲜明、更加突出、更加集中。要牢牢把握五个方面:更加注重全面创新。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重点解决人的思想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完善体制、创新机制,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创新,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富民惠民。把富民作为我们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兜牢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下大力气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做到生活水平与发展水平同步提升、民生改善与经济增长保持一致。更加注重精致精美。把丹阳放在长三角城市群、宁镇扬一体化等区域重大战略规划中思考谋划,通过开展精美行动,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城市治理,加快优化城市质态,美化城市形象,迅速提升城市承载力、吸引力和集聚力。更加注重绿色生态。把生态作为全面小康的重要标志,全力落实省“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取得重大成果,让老百姓喝上更干净的水、呼吸更清新的空气、拥有更好的居住环境,切实增进人民群众的生态福祉。更加注重求真务实。把求真务实贯穿于干事创业的全过程,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围绕各项部署,一步一步抓推进,一件一件抓落实。强化重实绩、重实干的鲜明导向,激发干事创业激情,把精力集中到发展最急需干、群众最希望干和广大干部最应该干的事情上来。
三、今年的重点工作
实现目标、完成任务,关键在于干。要紧紧围绕党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要求,创新思路,真抓实干,全力实现“五个新突破”。
在转型升级上实现新突破。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动能转换,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好效益的发展。
项目始终是发展的牛鼻子。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狠抓项目建设。重点加快推进200个以上重点产业类项目,确保今年产业类投资不低于350亿元。传统优势制造业,全力加快智能制造推广应用,加大技改投入,重点推进81个年度投资80亿元的技改提升类项目。新兴产业,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苏南城市群试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最有条件、最具优势的领域,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重点推进41个年度投资100亿元的新兴产业类项目。现代服务业,依托现有的制造业优势,顺应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提高服务业比重,重点推进22个年度投资80亿元的服务业项目。继续完善督察推进机制和项目考核机制,层层压实责任,全面掀起项目建设的新热潮。
实体经济是丹阳发展的立身之本。引导企业理性发展、专注主业,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弘扬工匠精神,大力实施质量发展战略,加强品牌建设,打造“百年老店”。全力扶持大企业大集团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抢占技术制高点,掌握标准制定权,争创省级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5家以上。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加快智能化改造,打造细分市场领域的“单打冠军”,争创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2家以上,新增“科技小巨人”企业15家以上。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重点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企业创新能力增强、科技创新平台提升、创新要素集聚等“四大行动”,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确保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落地转化重大科技成果10个以上。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同组建创新平台、创新基地,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0家。继续实施“丹凤朝阳”人才计划,积极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科技金融等各类人才,全年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团队)45个。
园区是引领区域发展的主阵地。推进园区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完善各类园区专业配套、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引领、支撑和带动作用。开发区要着力推进新材料及航空航天、新型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打造引领转型发展、承载大项目的发展高地。高新区要紧抓获批省级高新区的契机,加快推进科技小镇二期建设,进一步完善苗圃、孵化、加速功能链,打造科技研发主引擎、产业提升加速器。
经济发展的成效取决于服务环境的优劣。保持定力和韧劲,继续打好“稳预期、降成本、优服务”的组合拳,提振实体经济发展信心。坚决落实好各项降本增效政策措施,千方百计对上争取指标、对下扩大投放、降低融资成本,确保信贷增量高于去年。畅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大股权融资力度,降低企业杠杆率,新增各类上市挂牌企业8家以上。严控经济金融风险,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务和各类违法金融活动。积极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完善信用奖惩联动机制,营造诚实守信发展的良好氛围。加快优化服务环境,积极开展“暖企行动”,最大限度为企业办事松绑解绊,打响优质政务服务的丹阳品牌。
旅游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紧抓重大旅游项目布局长三角的机遇,积极推进全域旅游,打造丹阳旅游标识。理顺体制机制,建立发展基金和专业运营公司,在做好功能、产品、创意等策划的基础上,加快眼镜小镇、练湖、水晶山、九里等重点片区的规划建设。眼镜小镇充分挖掘眼镜产业价值、文化内涵和时尚元素,打造工业旅游示范工程。练湖片区加快启动先期工程,水晶山旅游度假区在做好管控的基础上,加大项目招引力度。九里片区围绕旅游风情小镇建设,先行启动蛟塘、庄湖湿地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历史文化街区、美丽镇村建设,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
在精美城市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坚持精明增长的城市发展理念,趁热打铁、乘势而上,通过精美城市行动,力争早出成效、快出形象,以实实在在的变化凝聚民心。
宜居的城市才是最美的城市。强化规划引领和刚性执行,继续实施一批公开承诺年内竣工项目,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加快城市有机更新,大力推进“四改一拆”专项行动,重点改造10个老旧小区、9条背街小巷和7个城中村,完成火车站、城际站、原职中等片区征收拆迁,加快片区改造建设步伐,推进金鸡饭店等片区建设。摸清违法建筑“家底”,建立违法建筑快速处置机制,确保减少存量、严控增量。开展“美化、绿化、亮化”三化行动,重点对241省道、122省道、北二环、迎宾路等城市主要出入口及道路沿线,进行增绿补绿和立面改造出新,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充分利用城市留白空间,优化改造城头山遗址等公园休闲绿地和城市节点景观。对重要历史街区进行保护性改造,推进南门外大街片区、西门老街修复改造。优化镇村布局,加快中心镇、重点镇和特大镇建设,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积极推进九里村、柳茹村等传统村落保护项目,推进美丽宜居镇村建设,建成4个美丽宜居镇村。
交通是城市的“血脉”。抓住全省加快轨道快速交通建设的机遇,打造外联内畅的大交通格局。对外积极融入长三角城市群和宁镇扬一体化,加快镇丹高速、镇丹二通道建设和丹句路拓宽改造,谋划开工建设综合客运枢纽。着力建设市域“半小时交通圈”,重点加强城区周边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高效对接,推进北环路东延、南三环东延、357省道城区段和开界线拓宽等重点道路工程建设。完善主城区内部路网,实施道路“白改黑”工程,完成河沿路、南门大街、水关路等道路改造工程。
环境是城市的“脸面”。今年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决胜之年,全市上下要狠下决心、再接再厉,继续推进“十整治”,全力以赴决战决胜。在统筹推进各项创建工作的基础上,加大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力度,进一步开展占道经营、违法违规户外广告、农贸市场及交通秩序整治等专项行动。改造老旧失管小区,全市小区物业管理按“五个有”标准实现全覆盖。加快大数据中心、智能停车等项目建设,促进城市管理智能化。进一步完善“大城管”运行机制,继续提升网格化、数字化、精细化城市治理水平,创成省优秀管理城市。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加快实现市镇村三级网格化管理全覆盖。深入实施村庄环境改善提升行动,完成村庄整治年度任务。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全面落实省“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集中发力、狠抓源头,精准治污、保护优先,打好治气、治水、治土三大攻坚战。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以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体系,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抓好化工、电镀、涂料企业整治扫尾工作。积极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打破“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不合理局面。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按照中央环保督察组的整改要求,开展重点环境信访“回头看”,继续落实整改措施。扎实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深入开展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整治,严控工地扬尘,全面禁止秸秆焚烧。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置,有序推进重点污染场地修复工作。开展胡高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统筹推进“一湖三水五河”建设,加快大运河、九曲河、新孟河等生态廊道建设,做好“绿水、活水、亲水”三篇文章。做好绿水文章,净化全市水系,继续开展村庄生活污水治理,严控农业面源污染,全面完成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保持太湖流域考核断面水质达标。加快推进开发区水环境治理,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做好活水文章,推进北沟河、鹤溪河等重点水利工程,加快城市低洼积水、易淹易涝片区改造,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做好亲水文章,加快大运河(城区段)、简渎河、香草河及内城河、护城河等河道沿岸绿化景观提升,新建一批亲水栈道、生态绿道等慢行系统,营造亲近的滨水空间。
在深化改革上实现新突破。以经济体制改革为轴,统筹推进各个领域改革,充分释放体制机制活力。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之源。按照中央部署,扭住关键、精准发力,全面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完善绩效考核体制,建立正向考核激励机制,加强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专项工作考核。着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大力推广“e办事”平台,以企业投资政府“不再审批、有效监管”为取向,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审批标准化、扁平化、便利化。优化开发区、高新区体制机制,逐步建立机构分设、职能分离、考核分开的“三分”工作机制,强化经济发展职能。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继续加快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推进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制改革。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公立医院、基层运行机制改革,满足群众多层次医疗需求。
开放也是改革。创新招商体制机制,建立“招商合伙人”制度,引进各类产业基金、天使基金和优质孵化器,招募精选一批创新创业项目。继续瞄准大企业大集团,紧扣重点产业开展全产业链招商,引进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产业链关键企业,招引一批中高端大项目,确保实际利用外资4亿美元。推动优进优出,提高出口效益,稳住外贸基本面。探索五金工具、眼镜、汽车及零部件等特色产业建设海外集中区、海外仓。抓住和用好海外并购重组机会,积极鼓励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并购境外品牌、技术和营销网络等资源。
在富民惠民上实现新突破。按照坚守底线、突出重点的要求,切实解决好老百姓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
百姓富,是全面小康的直接体现。进一步研究完善就业政策,实施重点人群就业三大计划,加大就业援助力度。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扶持创业孵化基地发展,提升创业孵化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绿色化、特色化、品牌化、信息化为主攻方向,把农业结构调好调顺调优。合理引导各种资源向提升供给侧质量效益聚集,全面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技术水平。培育农村新业态新模式,着眼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收益,多渠道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深入推进“扶村帮户”达新标活动,强化“第一书记”履职意识和履职能力,注重基础扶贫和产业扶贫,提升“造血”能力,确保60%的经济薄弱村和贫困户双达标。
公共服务是衡量民生福祉的重要标准。要适应新变化,进一步优化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基础设施布局,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产品。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加快建设东风学校等教育工程,在提升教育硬件水平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提高教育质量。加快南师大中北学院和共享区建设,确保一期顺利招生。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人民医院综合大楼主体完工,继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进医养一体化工作。实施城乡公共体育设施三年提升计划,提高“10分钟体育健身圈”服务水平。加快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步伐,大力推动“金保工程”建设。做好被征地农民进社保扫尾工作,全面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大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力度。加快养老设施建设和养老服务业发展政策落地,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继续增加公交车辆和公交线路,加密公交班次,推进公交智能化系统升级。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双提升。构建文化产业发展框架,引进一批带动力强、集聚度高的文化企业。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拓展“书香丹阳”等文化品牌内涵,启动图书馆、博物馆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华东财经委、三吕故居、张家大院适时对外开放,继续办好丹阳眼镜文化旅游节。扶持丹剧等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打造丹剧精品。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推进网上舆论生态治理。提炼符合丹阳实际的新时代精神,确立具有标志性的丹阳文化符号,提升丹阳人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
社会治理水平是夯实和谐稳定的根基。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推进依法治市的关键,带动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积极打造阳光信访、责任信访和法治信访,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有效预防和多元化解机制。强化全民国防观念,努力提升双拥共建水平。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和部门联动处置机制,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党的十九大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全面从严治党
聚力创新,聚焦富民,核心在党的领导,关键在党员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把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履行到位,把严的要求贯彻全过程,做到敢管敢严、真管真严、长管长严,促进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共产党员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肩负起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重任。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高度重视党性锻炼,增强党的观念、强化党员意识、提升党性修养,自觉尊崇党章、遵守党章、维护党章。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要位置,切实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做到“四个服从”,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加强道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家风建设,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做具有高尚道德品行的示范者、引领者。
打造过硬干部队伍。严格执行好干部“20字”标准,强化干部选配,旗帜鲜明地选拔使用有定力、善创造、敢担当、重落实、守规矩的优秀干部。加快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强化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切实改变干得越多问题越多、少干不干没有麻烦的逆向激励。试行聘任制,着力引进一批发展所需的紧缺型领导后备人才。着眼换届后新领导班子和新任职干部,强化教育培训,努力提升政治素质和落实执行能力。组织开展专项研判,实施跟踪评估、跟踪问效,全面了解新一届领导班子运行态势、履职情况和德行表现。全面系统严管干部,重点加强干部日常管理监督,真正做到监督全方位、无死角、常态化。
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学习贯彻《准则》,严格落实中央关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部署要求,以更高标准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各级党委(党组)要认真贯彻党委(党组)工作条例,改进工作方法,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健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规范党务公开制度,提高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善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锐利武器,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完善“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创新方式,提高质量,焕发党内生活的生机活力。
提升基层党建水平。以“党建·创”为主题,深入开展书记党建看齐行动,扎实推进“双型”先进党支部建设,建立基层党组织开放议事日制度,全面规范党支部运行机制,推动支部在创“星”中提升活力。深化“四有”民情服务处理机制,推进党员志愿者服务e联盟,实施党建强村富民工程,推广“支部+电商”“支部+合作社”等模式,将党组织政治优势转化为服务优势、发展优势,使基层党建形象在服务创“优”中更为鲜亮。深化党员积分管理,推广“互联网+”党员教育形式,组建“党建宣讲团”,打造一批“党建开放性教育示范基地”,实现党员在创“先”中固化“四个意识”。
深化反腐倡廉建设。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担负主体责任,把“全面从严”的要求,落实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全过程。党的各工作部门要认真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党内监督工作。各纪检监察组织,要切实履行监督责任,切实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要始终坚持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运用“四种形态”,坚持抓早抓小,时刻用党的纪律和规矩约束党员干部的言行,确保党的纪律和规矩刚性执行。重点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和工程建设领域权力运行问题。认真落实“四不”刚性要求,严肃查办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严格落实“一案双查”和“责任倒查”机制,督促各责任主体把管党治党转化为行动自觉。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党的巡视制度向基层延伸的工作要求,扎实开展巡察工作,发现问题,形成震慑。
全面深化效能革命。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最大程度为企业排忧解难、暖心鼓劲。全面提升行政效能,对不担当、不作为的党员干部,加强事前、事中监督及事后问责,确保不敢混日子、不敢“踢皮球”,让企业办事创业更方便、更快捷、更舒心。坚持真抓实干,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对确定的事,锲而不舍,动真碰硬,一抓到底,确保各项工作谋划实、推进实、成效实。健全完善大督察机制,成立督察联合办公室,对决定的事,严厉督察、严格考核、严肃问责,切实做到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注重关爱激励,完善干部正向激励机制,认真执行容错纠错机制,全力营造为担当者担当的政治氛围。
汇聚各方发展合力。市委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群策群力、共同奋斗。积极支持人大依法履职,更好地发挥人大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更好地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扎实做好民族、宗教、侨务、对台工作,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加强对人民武装工作的领导,深入开展双拥创建活动。坚持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认真细致做好离退休老干部工作。加强和改进对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凝聚最广泛的共识,汇聚最强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