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 访 工 作

【概况】  2015年,丹阳市共受理群众信访15250件次,其中群众来信583件,“阳光信访”系统受理1088件。进京上访79批88人次,同比批数下降6%,人次下降14.6%;进京“非访”28人次,同比人次下降50%。赴省上访114批611人次,同比批数下降52.5%,同比人次上升0.2%。到镇江市上访58批196人次,同比批数下降44.8%,人次下降49.7%。到丹阳市上访1809批13579人次,同比批数下降14.4%,人次下降9.8%。到市集体上访483批11436人次,同比批数下降7.6%,同比人次下降8.8%。全年安排市党政领导“信访接待日”61次,接待来访群众732批5506人次。上报《信访要情》166期,下发领导接访督办函55件,交办越级访82件,完成信访事项复查复核“三级终结”9件,同比增加50%。完成全国“两会”等重要节点期间的信访稳定工作。
【信访活动特点】  2015年,丹阳市群众信访呈五大特点:一是全市信访总量呈现下降态势,重复访、缠访和闹访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特殊信访群体,离岗幼儿教师、离岗村妇女主任、1983年被辞民师、20世纪60年代农村籍退伍老兵和下放居民、离岗“赤脚兽医”、困难企业军转干部、下岗失业志愿兵、离岗乡村医生、离岗农村电影放映员、20世纪70年代‘涉核’试验退伍兵、部分原镇办企业厂长经理、20世纪90年代专业技术家属“农转非”人员等上访频繁。三是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资金紧张引发的重复集访多。四是企业拖欠职工工资,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协议借款难以兑现引发的集访多。五是开发商与业主之间因房屋质量等问题引发的集访多。
【网上信访】  2015年,丹阳市信访系统践行“互联网+”行动,全面推行“互联网+阳光信访”信息系统,实行网上信访受理制度,通过网上信访,提高信访效率。“阳光信访”系统自1月份试开通以来,受理信访案件1088件,降低信访群众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和社会风险成本”。“阳光信访”系统工程入选2015年度丹阳市委政法委10件民生惠民工程之一。
【成立市信访矛盾调处服务中心】  2015年,丹阳市出台《关于成立丹阳市信访矛盾调处服务机构的通知》《关于改进和加强新时期信访矛盾调处服务工作的意见》《丹阳市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关于选派人员进驻市信访矛盾调处服务中心的通知》和《丹阳市信访矛盾调处服务中心规范化运行的意见》5个文件,投入500余万元,改造信访联合接待“窗口”,成立丹阳市信访矛盾调处服务中心。人社、医保、民政等10个单位入驻。市信访矛盾调处服务中心的建成,实现整合有效资源,强化协同协调,有效提升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
【成立涉法涉诉联合接访中心】  为推进信访工作制度改革,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意见》和《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意见》的文件精神,10月,丹阳市筹建涉法涉诉联合接访中心,负责涉法涉诉信访群众的接待和信访问题的调处。第一批进驻的有市委政法委、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5个单位。中心成立以来,共接待涉法涉诉信访群众62批143人次。
【“信访积案化解百日攻坚”活动】  根据省和镇江市联席办有关要求,针对丹阳市进京非正常上访量多的特点,从2015年4月底起,丹阳市组织开展“信访积案化解百日攻坚”活动。活动集中办理2014年以来的求决类进京非正常上访案件、涉法涉诉类信访积案、有可能进京非正常上访或可能引发有影响的群体性问题,以及镇江市联席办交办的10件求决类信访案件。至年底,镇江市联席办交办的10件求决类信访案件,化解6件,终结2件,1件转入司法程序,一件还有待继续化解。
(朱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