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 史 文 化

【建置沿革】  丹阳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新石器时代,丹阳境内就有人类活动。丹阳建置始于战国时期,初为云阳邑。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天下,实行郡县制,改云阳邑,置云阳县。不久又更名为曲阿县。新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改曲阿县为风美县。东汉初复名曲阿县。吴嘉禾三年(公元234年)改曲阿县为云阳县。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复名曲阿县。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润州为丹阳郡,曲阿县为丹阳县,丹阳县属丹阳郡。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改丹阳郡为润州,丹阳县属润州。宋属镇江府。元属镇江路。明清属镇江府。民国初属江苏金陵道。1927年直属江苏省。1949年4月23日,丹阳全境解放,属镇江专区。1958年9月改镇江专区为常州专区,丹阳县属常州专区。1959年9月又改常州专区为镇江专区,1983年实行市管县后,丹阳县属镇江市。1987年12月,丹阳撤县设市,为丹阳市,仍由镇江市管辖。
(史志办)
【民族、方言】  民族。丹阳向为汉民族居住地区,元朝以后,始有少数民族迁入丹阳定居,改革开放以后,少数民族人口在丹阳定居增多。至2014年,丹阳有少数民族30个、1431人,各镇场区都有分布。分布在丹阳的少数民族有满族、回族、锡伯族、藏族、彝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拉祜族、阿昌族、怒族、独龙族、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壮族、毛南族、土家族、黎族、白族、景颇族、瑶族、佤族、朝鲜族、畲族、土族、仫佬族、蒙古族。
(王华)
方言。丹阳方言介于吴方言和下江官话之间,有“吴头楚尾”之称。其复杂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市内各地方言分歧较大,有“四门八音”之说;二是方言归属难定,以城关话为代表,它在语音、词汇、语法诸方面既有吴语特征,又有许多官话痕迹。丹阳方言复杂性的形成,还有其地理与历史的原因。丹阳位于北方方言和吴方言两大方言区的交汇处,两大方言对丹阳方言都有影响。丹阳现在所管辖的乡镇,历史上有的曾属常州府,有的曾属镇江府,这也造成市内各地方言的差异。不仅各乡镇之间语言差别很大,有的乡镇内部也有不同程度的语言差异,有的地方甚至隔村就有差异。根据各地方言的特点,丹阳方言至少可以分为县城类、吕城类、河阳类、埤城与后巷类4类。从总体上说,丹阳方言属吴方言区太湖片常州小片。
【文化与文物】  丹阳有6000年的人类生活史。历史上人才荟萃,三国东吴的韦昭,南朝的萧道成、萧衍、萧统、萧纲、萧子显,唐代的皇甫冉、曾昆仲、许浑、张潮,宋代的吴淑、蔡肇、高述,明清时的姜绍书、吉梦熊等,他们分别以文学、史学、书画等名垂史册。近现代,则有教育家马相伯、语法泰斗马建忠,还有美术教育家吕凤子、佛学家吕澂、语言学家吕叔湘(美称“吕氏三杰”)、史学家唐邦治、文学家束纫秋、孔学家匡亚明,以及彭炎、束沛德、梅朵、尚丁等,他们均对中国文化做出了贡献。丹阳的民间文化艺术亦丰富多彩,民歌民谣、民间传说、曲艺戏剧等,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广为流传。具有地方特色的丹剧,就是取自民间艺术精华“啷当”,进而成为优秀稀有的地方剧种。
丹阳境内文物众多。南朝陵墓石刻、大运河、葛城遗址3处12个点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朝“延陵季子碑”、江南第一梵钟——唐中和铜钟、上海战役总前委旧址、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等8处9个点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贺甲战斗旧址、新丰战斗旧址等11处被列为镇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宋朝玉乳泉井、沈家桥、明朝万善塔等7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他还有古文化遗址多处,并从中发掘出大量历史文物,其中有良渚文化遗物——黑陶弧腹罐、新石器时代晚期遗物——黑陶宽把盖杯、湖熟文化遗物——鬲、马家浜文化遗物——腰沿釜、西周青铜凤纹尊等。故丹阳有“江南文物之邦”之美称。
(史志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