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    告

把握新常态  全面促转型
奋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在中共丹阳市委十二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报告(摘要)

中共镇江市委常委、丹阳市委书记  童国祥
(2014年12月31日)

图1  中共镇江市委常委、丹阳市委书记童国祥
一、奋力实干,经济社会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今年以来,经济下行的压力超过预期,困难和矛盾超过预期。在严峻的形势下,全市上下攻坚克难、奋力实干,经济社会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1.在有效防控风险中实现平稳增长。去年下半年以来,经济持续下行,我市部分企业陆续出现经营金融风险。面对风险,我们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积极采取有力举措,稳住了发展基本面。全年GDP突破千亿元大关,预计完成1020亿元,增长11%;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90亿元,增长21%;实到外资5亿美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4.05亿元人民币,粮食产量稳定在50万吨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2.3%,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060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80元。
2.在加快转型升级中优化经济质态。以“三个百亿”投入为主抓手,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步伐。预计全年完成技改投入104亿元,增长30%;新兴产业投入115亿元,增长15%;服务业投资135亿元,增长22%。“三集”发展步伐加快,重点园区基本实现重大项目全覆盖。航空航天产业园成立专门机构,组建了专业化招商队伍,开发区、高新区等园区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创成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继续推进企业上市工作,上市挂牌企业总数达14家。总部企业完成开票销售350亿元,纳税13亿元。新认定省高新技术企业22个,科创园一期研发中心基本建成。全年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4人,11人入选省“双创计划”。
3.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增强发展活力。顺利推进区划调整,整合沿江三镇成立丹北镇。加大机构改革力度,成立练湖度假区管委会,合并设立市场监管局和卫计委。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并联审批。编制公布行政权力等3张清单,减少了49个审批事项,减免行政审批收费3216万元,项目办理时间大为缩短。实施工商注册登记制度改革,新增内资企业2073户,增长43%,新增注册资本150亿元,增长140%。在全省率先探索推出企业“三证合一”制度。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在每个镇(区、街道)确定一个村试点,并在珥陵镇全镇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实施了重大疾病保障和大病保险制度,有效探索了基层药物保障供应新途径。
4.在完善城市功能中提升环境质量。持续加大老城改造和新城建设力度,30个向社会公开承诺的城建基础设施类重点工程全面竣工。顺利实施万善公园等片区房屋征收项目,金鹰国际、吾悦广场等城市综合体快速推进。万善公园改扩建、人民公园改造主体工程完工,免费向市民开放。人民大桥重建、中山路社会通道拓宽改造、货场路建设、导皇线改造等重点交通工程全部完工,齐梁路南延工程快速推进,城北分洪道改造主体工程基本竣工。制定《丹阳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练湖湿地生态修复和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继续加大化工电镀行业专项整治力度,今年关闭50家化工企业,47家涂料企业整合为集团公司,电镀产业园一期13家企业入驻。
5.在改善社会民生中共享发展成果。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获得提名资格。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省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接受评估,职教园一期、二期投入使用。落实“城市15分钟文化圈”和“农村5公里文化圈”建设目标,建设76个文化广场。第二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进展顺利,主体工程封顶。“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500元,参保率达100%。建成各类保障性用房1281套。深入开展第二轮“扶村帮户”活动,全市94个经济薄弱村经营性收入达标。创新社会治理,实施“五大专项行动”,狠抓平安法治基层基础建设,连续11年荣获省“平安县(市、区)”称号。
6.在践行群众路线中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点解决“四风”问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按照“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的要求,在各层各级开展了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广大党员干部经受了深刻的灵魂洗礼。聚焦突出问题,狠抓整改落实,全市各单位共提出整改事项3214项,目前整改率达95.5%。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两个责任”,深化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肃查办了一批违法乱纪行为。构建“四有”民情服务处理机制,推进制度“六性”审查,全市各层各级共建立健全1374项工作制度。
收获源于不懈追求,成就来自奋力实干。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局面,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坚守了自信、稳住了大局。在严峻的金融风险面前,我们没有埋怨、没有惊慌,更没有退缩,全市上下聚神聚力,同舟共济,打出“组合拳”,构筑“防火墙”。特别是帮助出险企业实施战略重组,让企业重新焕发了生机,形成了丹阳防控风险的特色。我们不仅确保没有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也为突破困境积累了宝贵经验,更增强了我们转型发展的底气和自信。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迎难而上、砥砺前行,攻克了难关、办成了大事。今年发展要素瓶颈制约尤为突出,在困难的情况下,全市上下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干成了一批大事难事。我们顺应群众愿望,积极实施区划调整,使长期谋划的沿江地区一体化发展战略真正落地。城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老城改造取得重大突破,一系列交通工程顺利实施,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创历史新高。污水管网建设、内河水系改造全面推进,环境治理取得重要突破。一批多年来想干由于各种原因没干成的大事难事的突破,不仅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让广大市民看到城市面貌的可喜变化,更体现了广大党员干部在困难面前勇于担当的实干精神。面对触及灵魂的反“四风”要求,我们从严治党、狠抓整改,增强了党性、锤炼了作风。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市领导率先垂范,带头加强学习、提升能力,带头增强党性、改进作风,带动了全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锻造了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作风。坚持即知即改,先后开展了十项专项整治,“312”专项整治和中央、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的专项整改,有力推动了一系列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增强了各级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科学研判,深刻把握发展大势
明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要科学研判,理性分析当前形势,积极谋划好明年工作。
谋划好明年工作,要贯彻落实总书记对江苏的最新要求。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江苏时的重要讲话,是当前重要的政治任务。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一要深刻理解“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的新使命。二要深刻理解“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的新定位。三要深刻理解“在推动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等五个方面迈上新台阶”的新任务。四要深刻理解“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布局。五要深刻理解“在下一步发展中要勇于先行探索,为全国改革发展探路”的新嘱托。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我市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要认真贯彻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立足实际、创新实干,积极谋划好明年各项工作,科学编制好“十三五”规划,在创新转型、深化改革、产业调整等方面,探索发展的新路子,创出丹阳的新特色,使各项工作过得硬、走在前,一步一个脚印把总书记为我们勾画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谋划好明年工作,要积极适应和主动把握经济新常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可以说,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新常态首要表现为经济由多年高速增长步入中高速增长。1992年~2000年,我市GDP平均增长17.1%,2001年~2010年平均增长13.9%,“十二五”前三年平均增长12.9%,今年继续延续缓降走势增长11%。新常态下核心要求是经济结构加快调整优化。这些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两位数增长。但总体产业层次不高、服务业占比不高、资源约束加剧。我们必须顺势而为,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新常态下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增创发展新优势,但仍存在新兴产业占比不高、研发投入低、科技成果产业化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我们要在未来发展中保持优势,就必须加快增长动力的转换。新常态带来的影响是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现。伴随着增速下调,过去高速增长掩盖下的矛盾和问题正在显露,特别是企业经营金融风险在我市表现尤为明显,对我市金融生态造成了影响,我们要理性应对、积极防控。
谋划好明年工作,要科学研判当前宏观形势和发展大势。展望明年,困难和风险增多、时机和大势趋好。我们要理性地认清面临的各类挑战。世界经济总体复苏疲弱态势难有明显改观,主要呈现分化、波动和变革的明显特征。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增长乏力,部分新经济体面临内部结构问题和外部政策调整冲击的双重挑战,发展困境难有明显改善。我国发展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发展正在经历阶段性调整,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暴露,实体经济运行困难,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同时,我们要敏锐地把握宏观形势的积极变化。今年以来中央坚持定点滴灌,两次定向降准、一次全面降息,明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将出台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各类政策。此外,“一路一带”、长江经济带布局和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都是我们提升产业层次的重大机遇。我们要看到这些积极变化,提振精气神,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
明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镇江市委全会精神,以习总书记视察江苏和镇江时的重要讲话总揽全局,继续坚持稳中奋进、提质增效的总要求,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调优结构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强化风险防控为重点,以加快转型发展为核心,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保障改善民生为根本,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苏南现代化工贸名城,奋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GDP增长1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左右,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节能减排实现年度目标。
实现上述目标,做好明年工作,要在新常态的新要求下,坚定发展信心,凝聚发展共识。
把握新常态、全面促转型,必须提奋进之气。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面对新常态,决不能因为速度换挡,就降低标准。要从新常态中看到新机遇,以奋进的姿态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以只争朝夕的干劲与拼劲,自我加压、开拓进取,巩固我市在全省既有的地位,始终走在深化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前列。
把握新常态、全面促转型,必须应发展之变。新常态下,党委政府工作方式要转变,打破惯性思维,克服路径依赖,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更多依靠市场的力量、运用市场的手段推动发展。市场主体经营方式要转变,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活动,加快向中高端迈进。社会各界思维方式要转变,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前进中的问题,以理性的心态适应新常态,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新常态,以实干的状态引领新常态。
把握新常态、全面促转型,必须强担当之骨。能不能更好地把握新常态,关键取决于我们攻坚克难的力度、敢于担当的勇气。要坚决克服为官不为的现象,继续弘扬敢为人先的精神,坚持改革创新、勇闯新路。尤其是当前,对增长回落、经济下行不能听之任之,对解决矛盾、突破困境更不能推诿扯皮。要牢固树立担当意识,着力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推动新常态下各方面工作实现新提升、取得新成效。
把握新常态、全面促转型,必须行务实之举。改革政策要落地生根、发展任务要顺利推进,关键靠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全市上下要紧紧围绕市委的总体部署,克服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的不良倾向,周密谋划、务实推进,把各项任务一步一步地展开,一项一项地分解,落实责任要求,选准突破口,确定切入点,以过硬的作风化解矛盾和困难,把改革发展的美好蓝图转化为现实。
三、精准发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
明年的各项目标任务繁重而艰巨,必须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谋定而动、精准发力。
1.深度应对风险挑战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稳增长、控风险仍然是明年的重要任务,必须综合施策、积极应对。一是有效强化风险管控。各镇区、街道要履行主体责任,加强金融风险预警,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监测分析,做到“早关注、早提示、早化解”。强化服务协调,对出险企业要加强指导、妥善处置,有效阻断风险源,确保风险不扩散蔓延。相关部门要加快建立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平台,整合市场监管、银行、税务、人社等部门信息资源,推动企业信用信息向社会公开。二是积极落实配套政策。密切关注、及时研判中央和省市各项政策,确保第一时间在我市落地。加快发展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机构,争取江南农商行、南京银行、广发银行等在我市设点。深化与省再担保公司合作,扩大企业应急转贷资金规模,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三是银企协同共渡难关。银行要严守金融生态公约,审慎处理企业间互保联保问题。积极争取不良资产核销政策,有效降控不良贷款。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探索知识产权、股权、商标质押等贷款形式,扩大信贷投放。企业要切实增强诚信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合理控制负债率,始终处于稳健运行、风险可控的状态。四是大力推进战略重组。坚持把战略重组作为化解风险的重要手段,引导有先进技术和市场前景的出险企业,通过股权转让、资产收购等形式进行整合,保住品牌和市场,实现浴火重生。
2.全力打好全面转型的攻坚战。把转方式和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在转型升级中实现提质增效。一是加快推动发展方式转型。切实转变发展理念,推动发展方式从传统的粗放型向集约型、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提升资源使用效率,促使土地等资源要素从“增量发展”到“存量优化”转变。加快推进“三集”发展,着力抓好“6+1”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开发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高新区争创省级高新区。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投资拉动逐步向消费拉动转变。在排浪式模仿型消费阶段基本结束的情况下,重点培育养老健康、信息、教育文化体育等个性化、多样化、服务性消费热点。不断优化政府服务,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良好环境。坚持科技创新、人才引领,着力推进我市拥有的国际国内第一、唯一的重大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用足用好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全年申请总量保持在5000万元以上。加快高新区科创城二期建设,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国家“千人计划”专家3人,省“双创计划”人才5人。二是加快推动经济结构转型。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重中之重,努力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一、二、三产协同发展转变。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化、服务业制造业化,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围绕产业链条的整合优化,重点发展第三方物流、融资租赁、信息技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三是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转型。继续以“三个百亿”投入为抓手,形成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结构体系。突出抓好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引导汽车及零部件、五金工具等传统产业引进先进设备、改进工艺,提升产业层次。聚焦新材料、医疗器械等重点产业,培育壮大成长型、创新型领军企业。探索发展“工业4.0”经济,加快推进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工业经济发展。加快发展各类新型经济业态,注重把握互联网经济发展潮流,发展基于网络的数字化制造、内容服务、平台经济等新业态,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制造与服务结合等经营发展模式,力争在互联网经济发展上实现更大突破。加快发展新型金融业态和金融服务机构,带动会计事务所、法律事务所等机构的发展。积极发展旅游业,依托全国唯一的“旅游产业创新发展实验市”政策优势,加大旅游产业招商力度,重点把中国(丹阳)国际眼镜城建设成我市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窗口。四是加快推动资本结构转型。着力构建国资、民资和外资协调发展、多元混合的资本结构。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力度,不断做优做强商业、供销、粮食、投资集团等国有经济。认真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不断激发民营企业的发展活力。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立足重点特色产业,赴日韩、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重点区域进行产业链招商,着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鼓励天工、鱼跃等本地有实力的企业继续走出去,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一些科技含量高、有较好市场前景,但自身资金不足的企业,要积极吸引各类产业基金、股权投资、风险投资,加强与战略投资者合作,实现与优质企业和资本的紧密嫁接。积极鼓励企业直接融资,支持条件成熟的企业尽快上市,不断提升我市企业在资本市场运作的能力。五是加快推动企业转型。引导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要把人才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既要注重培养“第二代企业家”,更要注重培养几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专业团队,包括职业经理人、创新人才团队、市场营销团队和财务管理团队,通过大胆引进专业人才团队,解决企业内部管理、技术和市场问题,逐步改变我市本土民营企业的家族式管理格局。
3.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按照生产技术先进、种养品种优化、经营规模适度等要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互动。一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培育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着力提高农民素质,建设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鼓励引导工商、民间和外来资本投资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二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确保粮食总产在50万吨以上。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推进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司徒)、省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吕城)等重点农业园区建设,支持珥陵镇争创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发展现代园艺业、畜禽业、观光农业,进一步提高高效设施农业水平。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我市农业市场竞争力。三是提高农业物质装备和技术水平。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开展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实施水源工程、渠系建设工程和排涝工程。不断提升设施农业机械及特色农机装备水平,力争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深入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开展农业“三新工程”(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科技入户等农业科技活动,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增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转化能力。
4.扎实抓好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把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融合,构建具有丹阳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一是聚焦重点推进城市建设。持续抓好旧城改造续建项目,加快姜家园、城河北路西侧等片区的建设进程。加大力度推进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启动部分老旧小区的房屋征收工作。完善城市功能,全面完成齐梁路南延、中山路延伸等工程建设,构建更加便捷的交通网络。继续加快城市停车场建设,明年新增800个停车位。构建“大城管”格局,积极推行“数字城管”,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招引有品质、有实力的城市运营商参与城市开发与建设,提升城市品位。二是全力加速产城融合发展。贯彻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的思路,重点加快建设金鹰二期、吾悦广场等城市综合体,扎实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将“建园”与“建城”相结合,把产业园区、科技园区等作为城镇社区加以精心打造,加快推进就地城镇化。丹北镇要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从功能和形态两方面提升层次,促进产城融合,努力建设城市副中心。三是精心打造特色美丽乡村。以“美丽宜居村庄”、水美乡村等创建活动为载体,打造具有乡土风情、体现江南水韵的特色村庄。对一些文化底蕴深厚的村庄,如延陵镇的柳茹村、访仙镇的萧家村等要注重文化传承,延续历史文脉;对一些景色优美宜人的村庄,如开发区的建山村、云阳街道的大钱村等要利用当地的自然风貌,最大限度地体现亲水透绿,充分展示秀美风貌。四是加大力度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注重规划引领,把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作为一项刚性的制度强制实施。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按照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适度开发和生态平衡4类功能区域的要求,严格产业准入、环境准入、土地管理。继续抓好电镀园区规范化管理,有序推进“三高两低”企业关停整治工作,确保实现整治关闭目标。加强重点企业碳排放在线监测,推动低碳城市建设。大力整治大气、水、重点污染源等突出环境问题。对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和工地扬尘等重点问题实施联防联控,继续抓好畜禽养殖与草菇种植专项整治,加大对沿河涉水企业的监管。按照环保排放标准,严格执法,确保重点污染源都能规范达标治理。完成嘉山等矿山宕口综合治理和2个已关闭宕口的生态修复工作。突出练湖、水晶山、庄湖湿地三大生态板块建设,彰显我市的生态特色和优势。建立健全有利于转型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
5.着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当前,中央的顶层设计已经基本完成,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各项改革目标都已出台了相应的具体措施,我们要加快改革政策的落地。一要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和竞争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探索通过产权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健全国有资产监管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抢抓中央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机遇,加大军民融合产业对外招商力度,进一步放大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优势。二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三张清单”公布后相关配套政策的建立健全,抓紧“三集中、三到位”工作机制的有效执行,做到清单之外无权力、无审批、无收费。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推进“多评合一”,提高审批效率。加强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充分体现工商、质监和食药监等部门合并后的整体监管优势,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三要积极探索财政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严格控制政府债务,把经营性项目推向市场,部分公益性项目采取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模式),确实需要举债的公益性项目积极争取发行债券融资。改革和整合各类财政扶持政策,探索把扶持资金整合成立产业引导基金,以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的形式支持有技术、有前景的优势产业和优质企业。全面实施全口径财政预算,推进预决算公开。有序推进投资集团和开发区、高新区的融资平台转型,由主要依靠土地收储融资,逐步转向投资经营性资产、项目运营和发展股权投资等金融性业务。四要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全面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规范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推广车站社区股份合作经验,成立村(社区)股份合作社等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股份制改造。
6.深入推进社会民生事业发展。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努力推动民生建设迈上新台阶。一是不断增加居民收入。注重稳定和扩大就业,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确保全年新增就业1.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深入开展“百村万户”双达标工作,力争全市经济薄弱村和建档立卡户100%达标。二是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重点加快幼儿园新改扩建步伐,完成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创建任务。扎实推进人民医院、二院建设工程,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促进公立医院良性发展。大力发展全民健身、人口计生、妇女儿童、科技普及等事业,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三是加快推进文化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中国梦”和新丹阳精神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努力在2017年创成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深入实施文化类重点工程,做好华东财经委旧址、三吕故居修缮建设工作,对全市的文化广场进行升级改造。利用文化馆、博物馆等公益文化阵地,举办一系列文化艺术活动,丰富百姓精神文化生活。四是稳步提升保障水平。扎实推进城乡社会保险扩面提标,加快“金保工程”建设进度。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加快制定出台历年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实施特困群体“托底工程”,提高城市“三无”人员、孤儿、农村“五保”和重残人员的保障标准,落实困难儿童保障,确保特殊群体生活水平与城乡居民同步提高。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统筹发展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开工各类保障性用房1715套。
7.以确立法治思维为关键推进法治丹阳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好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关键是要树立法治观念,养成法治思维,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一是培育全民法治观念。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加强法制教育和法治实践,把宪法、法律列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着力提升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改革发展、社会治理、化解矛盾的能力。持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使民众遵法、知法、守法,让法治行为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二是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完善依法决策程序,严格执行重大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程序性规定,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探索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进一步集中行政执法权,建立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和有效应用机制。把“法治政府”列入政府绩效考核之中,把“依法办事、遵守法律”的能力和水平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标准。三是强化公正司法保障。坚持从严监督执法,确保执法机关按法律程序行使权力,着力解决执法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等问题。坚持司法为民,加强司法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司法信息公开,主动接受各方面的监督,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四是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发挥法治在推动政府治理、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基础性作用,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开展群众性平安法治建设,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法律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利益表达、协商沟通和救济救助等机制,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法律渠道。注重解决好房屋拆迁、土地流转和征用、企业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引发的矛盾,引导和支持人民群众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强化安全生产监管,落实好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施办法,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四、从严治党,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鲜明导向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特别是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切实提升我市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
一要强化责任从严治党。各级党组织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工作理念,切实履行好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严格对照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层层落实责任、传导工作压力。要坚持严管干部,全面开展综合分析研判工作,认真按照好干部“二十字”标准,严把选人用人关,全面完成治理超职数配备干部任务。确立“制度建党”新思路、新理念,在制度的落实、监督、问责上狠下功夫,健全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党建工作联席会议运行机制,把管党目标具体到每一件事、管党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进一步强化党建工作考核,开展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活动,督促每一个党组织负责人全面履行从严治党责任。
二要聚神聚力固本强基。深化“四有”民情服务处理机制,推动基层党组织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以增强村(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战斗力为重点,实施“领头雁”选拔培养计划,按照“管党能力强,发展服务能力强”的标准,着力造就一支村(社区)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健全完善激励机制,拓宽村(社区)干部成长渠道和发展空间,落实村(社区)干部报酬待遇有关规定。继续下大气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补齐基层基础“短板”,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凝心聚力、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坚强堡垒。
三要持之以恒转变作风。各级党组织书记要经常分析班子和干部队伍作风状况,及时掌握和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确保作风建设抓常抓细抓长。继续保持整改工作的强力推进势头,逐项逐条对照整改清单,扎实做好中央、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以及教育实践活动后续整改工作。巩固扩大教育实践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大力弘扬“整风精神”,经常性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有力武器,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使严格的党内生活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必修课。
四要从严从实反腐倡廉。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不断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体系,整体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惩治和预防腐败的综合效能。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专项教育、岗位教育和警示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认真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模范遵守党风党纪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觉抵御各种诱惑,恪守权力边界,坚守行为底线。强化“三责联审”(用人责任审查、经济责任审计、编制责任审核)结果的运用,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用权行为,确保廉洁从政。加大惩治腐败力度,坚决做到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市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