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丹阳市支行
【概况】 2013年,市人民银行贯彻稳健货币政策,切实维护辖区金融稳定,着力巩固和扩大金融生态创建成果,不断加强和改进外汇管理,全面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支持地方经济转型升级。
【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 2013年,市人行不断增强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能动性,引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灵活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增加有效投入满足实体经济资金需求。联合丹阳市总工会出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升级扩面三年计划(2013~2015)实施方案》,先后开展4个专场对接会,与30多个中小企业签约授信32.1亿元。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加强窗口指导,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家庭农场支持。丹阳农商行和保得村镇银行共为22个家庭农场发放贷款,余额1190万元。建议政府成立中小企业发展应急专项资金工作领导小组,促成成立天惠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缓解中小企业“转贷难”问题,平抑民间高利贷。推动市中国银行和市中银保险公司联合推出“商户小额银保贷款”,突破制约小微企业抵押担保物缺乏的融资瓶颈,全年累计发放贷款16笔,金额480万元。以“直接债务融资冲刺年”为契机,全面完成融资工作三年规划,农业银行、华夏银行主办的“区域集优”分别融资5.5亿元和8亿元,江苏飞达集团的短期融资券项目注册金额9亿元均分步实施中。
【金融生态县管理】 2013年,市人行巩固“金融生态优秀县”成果,强化金融生态县动态管理,坚持推动金融改革发展与依法加强金融管理并重,增强区域金融发展稳定性。在稳步推进综合执法基础上,启动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人民银行政策情况评价工作,在镇江辖区县支行率先开展“两管理、两综合”信息系统上线试点。推动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生态县创建和考核工作的通知》、《丹阳市金融稳定信息共享实施细则》,妥善处置两企业破产事件。探索开展针对证券行业专项监管合作。首批选择2个小贷公司参与信用评级,首次尝试对人寿保险公司开展金融稳定评估。
【金融服务工作】 2013年,市人行坚持发挥央行金融服务基础性作用与推动金融服务创新并重,增强金融服务工作有效性。着力优化支付结算环境,强化经理国库职能,完成TCBS和TIPS系统上线运行,直接支付在实现常态化基础上扩面增量,份额占镇江辖区85%;做好发行基金调拨,库房管理实现“三无”目标,深入推进“人民币流通满意工程”,推动建立7个固定社会性“兑换残损券点”,社会化义务兑换机制初步形成;组织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征信业管理条例》大型宣传活动。做好征信查询和贷款卡管理及互联网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查询试点工作;出台《丹阳市金融消费维权中心工作规程(试行)》和《中国人民银行丹阳市支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暂行办法》,持续推进辖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开展“3·15金融消费者维权”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发挥县级央行牵头单位协调组织作用,全力推进平安金融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
【服务涉外经济】 2013年,市人行不断增强服务涉外经济发展便利性。继续组织推行外汇业务“五化”服务模式,密切监测跨境资金异常流动。组织辖内外商投资企业外汇年检,做好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各项工作,全面落实直接投资简政放权措施。进一步便利对外贸易与投资活动,实际利用外资6.32亿美元,同比增长30.2%。组织开展各类专项调查检查项目,有效发挥外汇检查警示器作用。至年末,全市外汇存款余额1.99亿美元,同比增长57.4%;外汇贷款余额2.92亿美元,同比增长21.7%。全市累计进口付汇5.4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438.2万美元;累计出口收汇22.2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7494.6万美元。全市银行累计结汇收入23.2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9.3万美元,累计售汇支出5.0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833.7万美元。
(曹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