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

【概况】  2012年,全市传染病报告率为296.21/10万人,其中,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133.13/10万人。全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及时处置重点传染病疫情,报告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起。新建2个数字化免疫规范门诊,全市各类疫苗报告接种率均在95%以上。完成结核病病人发现治管各项任务,落实结核病农保医保新政策。组织开展麻风病监测点分级培训,市镇村三级培训600余人。血防查螺1345.66万平方米,实施药物灭螺242.46万平方米,完成省重点灭螺工程1项。完成血吸虫血清学查病9058人次,病原学查病1176人次,救助治疗晚期血吸虫病人11例。完成全球基金疟疾项目第七、第八季度工作,全市血检8051人次。开展镇江市第七次碘缺乏病病情调查,完成8岁~10岁小学生甲状腺触诊和学生、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尿碘与家庭食用盐碘的监测。继续巩固和完善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机制,完成艾滋病监测5.50万人次。成功创建省级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全面建成覆盖全市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建立健康档案86.14万份。继续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示范创建活动,成功创建“江苏省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示范市”。积极开展“健康村”创建工作,6个行政村完成创建任务。全年共检测水质样品448份,项目合格率为99.07%。全年开展职业危害监测样品3360项次,开展职业健康体检9210人次。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一五”课题现场验收考核及经费审计。全面完成“健康镇江”项目工作。继续保持镇江市卫生局六项重点疾病控制工作年度考核总分第一名。丹阳市获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学生缺课监测工作先进集体”、“农村饮用水监测工作先进集体”,镇江市“爱国卫生先进集体”等荣誉。
(宗俊)
【学校卫生专项工作】  2012年,丹阳市卫生监督所对全市105所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开展春季传染病防控监督检查工作,检查学校的晨检制度、因病缺课报告、病因追查及登记制度的落实情况和传染病病愈返校、供水设施、饮用水卫生等管理情况;运用快检设备检测学校建筑、环境噪声、室内微小气候、采光、照明以及黑板、课桌椅等教学卫生环境。对城区11所学校、乡镇18所学校学生桶装饮用水抽检。
【打击非法行医】  2012年,丹阳市卫生监督所共处罚非法行医23起、金额9.70万元。3月5日、7月9日、10月20日,市卫生监督所分别在人民广场、界牌农贸市场、朝阳社区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宣传活动,捣毁界牌3个“地下黑诊所”,没收违法医疗器械和药品40余类近30箱,价值1万余元。4月12日,市卫生局与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法院等召开联席会议,出台《丹阳市卫生局行政执法和司法服务对接的工作方案》。
(沈俊林)
【食品安全宣传培训】  2012年,丹阳市举办食品安全大型现场咨询活动3次,展出宣传展板100多块,发放食品安全宣传资料2.5万余份,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知识咨询4500余人次。编印《丹阳市民食品安全常识手册》免费发放。举办2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培训班,各监管部门培训食品安全监管人员15场次、1275人次,培训食品从业人员38场次、15796人次。
【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2012年,丹阳市出台《丹阳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店、小食品店和食品摊贩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开展系列专项督查。全市共有各类食品小作坊962个、小食品摊贩77个,生产环节纳入监管的有186个,经营环节纳入监管的有261个,餐饮服务环节纳入监管的有89个。开展餐厨废弃物和食用油专项整治,重点规范全市4个油脂生产单位进销、生产、检验;对1452户食用油经营单位开展专项检查;对1649个餐饮服务单位落实食用油采购、查验、索证索票等制度,督促并引导餐饮单位使用预包装食用油,建立餐厨废弃物处理台账和流向追溯制度;与24个生猪屠宰企业签订承诺书,规范生猪屠宰残渣油脂的处置,防止残渣油脂流入食用油非法生产加工场所。将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纳入日常监督巡查内容,对涉及的4328个食品添加剂生产、销售、使用单位进行全面摸底清查。加强农药、兽药、“瘦肉精”残留、饲料等清查;重点规范食品生产企业添加剂的使用和登记备案工作;加强市场热点食品的监督检查和抽检工作;开展餐饮单位自制火锅底料、自制饮料、自制调味料的专项清查和备案登记。开展乳制品、食用油、鲜肉和肉制品、酒类、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和调味品、食用农产品农兽药残留、餐饮具和食品包装材料以及重点食品生产经营场所专项整治。2012年,共监督检查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21680户次,查处违法案件230起,罚没金额162.40万元,查处违法食品16126公斤。
(刘红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