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化

【概况】  2012年,丹阳市按照“文化之城”三年十六项行动计划部署,认真实施文化重点工程,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和突出亮点。文化惠民持久深入。策划制作丹阳城市形象歌曲《花开别样红》,市戏剧总团复排的大型古装锡剧《醉断双命案》受到戏迷欢迎,男声无伴奏组唱《打麦号子》入围全国群星奖,竹鼓笃啷当《老人与大树》获省第十届五星工程奖银奖;在全市组织开展的《时代潮·幸福乡村的歌声》群众文艺汇演影响广泛;“送戏、送电影、送书”工程继续实施;在全市开展“农家悦读行动”,建设30个“三星级”农家书屋和12个图书馆分馆;丹阳市成为全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10个县级市示范区。文化遗产保护有力。市图书馆、市博物馆、总前委旧址纪念馆等一批重点基础文化设施进一步提升。市文广新局被江苏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表彰为“江苏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先进集体”。文化市场繁荣有序。2012年,市文广新局被丹阳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领导小组表彰为“2012~2013依法行政示范单位”,文化市场管理、依法行政工作、“扫黄打非”继续走在全省的前列。产业规模持续攀升,“天地石刻园”、“176文化绿洲”相继开业,全市文化产业规模经济增长。
【丹阳城市形象歌曲《花开别样红》首发】  2012年3月9日,丹阳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在文化城举行丹阳城市形象歌曲《花开别样红》首发仪式。歌曲主题立意独特鲜明,富有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格和丹阳个性。歌词有机融合丹阳的文化元素,借景抒情、通俗易懂;音乐旋律明丽优雅、舒展流畅,具有鲜明的丹阳地方民歌和丹剧音乐特色,有较强的时代气息。歌曲MTV图文并茂、情景交融,展示丰厚历史底蕴的丹阳人文精神和奋勇争先、创新图强的城市形象。
【天地石刻园开园】  2012年4月23日,江苏省重点文化旅游项目、江苏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丹阳天地石刻园举行开园仪式。中宣部秘书长官景辉,江苏省副省长许津荣,文化部、省有关部门负责人,镇江及丹阳市四套班子领导参加开园活动。天地石刻园是丹阳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共建项目“江苏文化科技产业园”的首期核心工程,总投资3.6亿元,占地80余公顷,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景观面积40余万平方米,于2009年开工建设。园区以齐梁文化为背景,集中展示上至西汉、下至民国的8000余件中国历代石刻精品,是集石刻博览、文化鉴赏、休闲娱乐为一体,亚洲最大的石刻主题游园。许津荣高度评价文化产业园的规划建设,并对园区的发展寄予厚望。开园仪式上,还举行“美好江苏欢乐游、七彩联盟丹阳行”启动仪式,省旅游局负责人宣布由句容、高淳、溧水、溧阳、宜兴、江宁和丹阳七个县市组成的七彩旅游联盟成立。省侨联、省台办和国内13所高校先后授予天地石刻园“江苏省华人华侨文化交流基地”、“江苏省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基地”和高等院校师生实习基地等牌匾。当日,上海、安徽、南京、镇江等地近5000名游客进入园中游园。
【“176文化绿洲”落成】  “176文化绿洲”取意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2012年6月21日,丹阳市举行“176文化绿洲”暨市文化艺术交流交易中心落成典礼。江苏省文化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马宁,市领导童国祥、裔玉乾、沈岳方、李刚、刘云珍、许伟、贺云华参加落成运营仪式。丹阳市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迫切希望一个既能与产业发展相配套,又能充分展示丹阳文化底蕴的文化载体,以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彰显丹阳文化特色。2011年11月,“176文化绿洲”项目开工,经过7个月的紧张施工,总投资6500万元,面积5500平方米的三幢大楼以及部分附属用房全部改造完成。项目落成后,投资方将依靠这个平台开展交易、拍卖、展览、培训等特色文化活动,拓展文化艺术市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文化艺术产业的再造和转型。市委书记童国祥为“丹阳市文化艺术交流交易中心”揭牌,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沈岳方点击开通“176文化绿洲”网站,副市长许伟主持开业仪式。
【丹阳市被命名为首批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近年来,丹阳市发挥市政府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不断加大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力度和机制,建设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革命陈列馆、总前委旧址纪念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并着力提升特色品牌文化,创作一批有影响力的文艺精品,成绩显著。2011年,丹阳启动“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2012年2月,丹阳市成为全省县级市中10个首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之一。
表56  各镇文体中心负责人
镇(区) 负责人 镇(区) 负责人
开发区 毛晓红 吕城镇 周忠欣
云阳镇 张玲芳 陵口镇 吴东伟
司徒镇 杜辉忠 新桥镇 王美娜
延陵镇 李开清 界牌镇 朱国新
珥陵镇 孙  军 后巷镇 胡宏伟
导墅镇 陈琴花 埤城镇 戎贺彪
皇塘镇 荆祥敏 访仙镇 蒋国炎
(孙芳  邵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