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丹阳市支行
【概况】 2012年,市人民银行贯彻执行稳健货币政策,维护辖区金融稳定,提升金融生态创建,加强和改进外汇管理,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强化队伍建设,支持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丹阳市成功卫冕省“金融生态优秀县”。
【贯彻稳健货币政策】 2012年,市人行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引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向上争规模、争政策、争权限,运用各种金融工具,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强化对政府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支持。通过组织“民生金融创新利民工程”,开展“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机制建设年”、“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推进年”等活动,改进和加强对“三农”、中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金融支持。联合银监办、发改经信委、金融办等部门,启动“实体经济金融服务年”系列活动。先后开展9个专场对接会,深入6个镇区近300个中小企业推介金融产品,与50多个中小企业签约金额30亿元。投身“企业服务月”活动,现场办公,提出融资方案。走访、调研、对接19个企业做好牵头和协办工作,协助落实企业融资近20亿元。全年融资总量1060亿元,创丹阳历史新高。力推丹阳非金融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工作,全年全市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协议融资近50亿元。推动丹阳市政府成立1亿元风险缓释基金,在全省县域率先启动“区域集优”工作,抢占直接债务融资至高点。
【加强新设金融机构管理与服务】 2012年,市人行做好新设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管理与服务工作。全年组织召开专题对接会3场。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和中信银行丹阳分支机构相继开业,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增至16个,进一步缩小与苏南强市在数量上差距。配合金融办推动丹阳首个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和农业小贷公司组建,启动第六批2个小额贷款公司招投标工作,助推丹阳埤城小贷公司开业,促进丹阳小贷公司从镇(区)全覆盖向“全覆盖+专业化”方向推进。全市共获批小贷公司17个,已开业11个。人民银行发挥基层央行职能,着力优化支付结算环境,实现153个行政村助农取款服务点全覆盖;强化经理国库职能,为财税部门征收工作提供优质服务,将农机购置补贴纳入直接支付,并实现常态化;推进“人民币流通满意工程”,完成“柜面实行收付两条线和记录、存储、备查冠字号”与359台自动柜员机支付现金实现冠字号记录要求;做好发行基金调拨,库房管理实现“三无”目标;发挥好县级央行牵头单位协调组织作用,推进新一轮平安金融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
【落实外汇改革措施】 2012年,市人行继续组织推行外汇业务“五化”服务模式,密切监测跨境资金异常流动,防范跨境资金双向流动冲击风险。组织对辖内523个外商投资企业开展外汇年检,落实和推进货物贸易制度改革试点和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开展,辖内跨境人民币结算量63.5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83亿元;组织开展各类专项调查检查项目。至年末,全市外汇存款余额1.27亿美元,较年初增加3625.7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625.7万美元,同比增长40.1%;外汇贷款余额2.4亿美元,较年初增加1.5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56亿美元,同比增长187.1%。全市累计进口付汇5.3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25亿美元,同比增长30.71%;累计出口收汇23.0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68亿美元,同比增长25.53%。全市银行累计结汇收入23.2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79亿美元,同比增长25.92%,累计售汇支出4.6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48亿美元,同比增长46.39%。
(曹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