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    述

【概况】  2012年,丹阳市交通重点工程完成投资10.3亿元,其中重点工程项目投资7.11亿元。S338省道丹阳段道路主体工程完成;京沪高铁站前路道路主体工程基本完成;丹吕公路大桥右半幅引桥工程建成通车;奔里线导墅至里庄段、延陵九里风景区道路主体工程完成;新桥镇南二环路、丹吕大桥北接线已基本完成;通过BT融资16.5亿元,启动齐梁路南延至312国道段、丹桂路南延、铁路货场路三项工程建设;常泰高速公路绿化投资2500万元,绿化面积46万平方米;北二环延伸司徒眼镜园道路完工;丹阳东互通、S357省道、北环路延伸工程的前期工作有序进行。市交运局被评为镇江市级文明行业,市公路处继续保持镇江市级文明单位称号。全系统获得江苏省港口经营整治专项行动先进集体,省先进航道处、先进公路处等荣誉。
【丹阳市综合交通一体化规划方案汇报会】  2012年7月10日,丹阳市领导童国祥、裔玉乾、许文、蒋明辉、马耿良、沈留海及规划、交运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所《丹阳市综合交通一体化规划》方案汇报会,并就方案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议和意见。《丹阳市综合交通一体化规划》分为区域及市域交通一体化规划、城市交通系统规划两部分。经过多年发展,丹阳市区域交通基础较好,呈现出区域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态势。但区域通道衔接不畅、交通设施分布不均、交通枢纽建设滞后等制约城市和产业的发展。规划方案建议丹阳市构建“泰丹金通道”,实现由“站点城市”到“节点城市”转变;增加沪宁高速公路出入口,增强交通设施对城市发展带动作用,使全市90%地区进入高速公路时间缩短至10分钟内;全面对接周边城市,提高区域融合度,打造丹阳道路形象;形成中心城与各镇放射性路网,实现30分钟“镇城直达”;以铁路城际站为依托,形成集城市公交、公路客运和城际铁路为一体的客运枢纽;设置城市候机楼,构建三个物流片区,构建具有水乡特色的旅游交通体系。针对丹阳市城市交通拥堵、公交发展滞后、停车位缺口较大等问题,规划方案提出完善道路骨架,重塑城市轴线;完善滨河道路,彰显水城特色;落实公交优先,实施民生工程;构建慢行系统,倡导绿色出行;注重停车系统,实现动静和谐;重点项目为纲,推进老城改造等对策,并提出中山路西延方案,建议采取打造支路、加强管理优化等措施,更加有效提升城市交通功能。听取汇报后,市委书记童国祥、市长裔玉乾对规划方案提出要求和建议。
(邹学伟)
【《丹阳市交通志》出版】  2012年10月18日,《丹阳市交通志(1986~2005)》正式出版。该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专记、附录5部分组成。专志以交通环境、交通设施、交通运输、交通管理、公路与航道养护、机构团体、队伍人物、荣誉录为序,分设8章、37节、112目,约50万字。丹阳市交通志编纂委员会于2007年4月成立,2009年9月完成丹阳市志“交通卷”初稿。2010年8月市交通运输局成立后,决定将“交通卷”增加篇目,充实扩展内容,并按照出版要求重新编纂。该志系统、全面客观地反映丹阳20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全市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运输方式及交通运输管理等方面作较详细的叙述。
(王岩  黄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