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 土 资 源

【概况】  2012年,丹阳国土资源工作按照“稳中求进”的总要求,为全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基本现代化提供资源保障和优质服务,保障基础设施、民生项目、新兴产业等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共上报建设用地批次11个(新增批次5个、保障性住房1个、挂钩批次2个、存量批次3个),总面积394.69公顷,其中农用地218.49公顷、耕地134.42公顷。争取“农转用”计划333.33公顷,申报5个单独选址建设项目23.6公顷,同时,对总投资超过10亿元的重大项目进行跟踪推进,申请“点供”计划项目5个,争取“点供”计划首次超66.67公顷,增减挂钩计划规模达120公顷。对93个部分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进行规划空间布局调整,调整使用有条件建设区149.87公顷。开展土地登记“立等可取”业务,抵押登记承诺领证时间缩减为5个工作日。全年颁发国有土地使用证8677本、分割登记证8863本、他项权利证912本,抵押总额104亿元。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工作,完成司徒、延陵等10个镇的农村村庄的地籍调查和数据库建设。基础测绘和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全面推进,完成全市域1∶1000基础测绘,并建立可动态维护的地理信息数据库。

图75  2012年6月20日,《丹阳市基础测绘技术设计书》评审会召开。
【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市创建达标】  2012年,丹阳市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市创建工作,通过江苏省国土资源厅达标验收。8月29日,丹阳市召开创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动员大会,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丹阳市新增工业用地使用权出让办法》等政策文件,探索总结节约集约用地新举措、新机制,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一是在发展方向上走节地型道路,把节约集约用地上升为政府行为。坚持规划引导,打破行政区划,优化要素配置。二是在节地方式上寻求突破,工业园区高效能提升用地效率,多渠道投资建设多层标准厂房,总建筑面积达22万平方米,被评为“高标准厂房建设先进地区”。三是在用地标准上形成倒逼机制,实施工业用地差别化供地,严格规划管控,严格产业政策,严格批后监管,省级开发区的亩均投资强度提高到350万元。

图76  2012年8月29日,丹阳市召开创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动员大会。
【土地整治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启动】  2012年,丹阳市启动土地整治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共实施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库项目49个,项目建设总规模达到108.18公顷,新增耕地面积105.38公顷;实施挂钩复垦项目18个,建设规模96.97公顷,新增农用地95.6公顷,其中新增耕地面积81.67公顷。
【提高工业项目用地准入门槛】  2012年,丹阳市提高工业项目用地准入门槛。主要内容:1.提高投资强度。开发区及城市红线范围内工业集中区工业项目用地的投资强度不得低于350万元/亩,其他工业集中区工业项目用地的投资强度不得低于300万元/亩。项目注册资本不得低于总投资的30%。2.单独供地项目规模要求。单个企业投资规模在经济开发区和城市规划区内小于5000万元,工业集中区内投资规模小于3000万元,用地面积小于1.33公顷的项目,生产工艺无特殊要求的工业项目(除有关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项目外),以及在经济开发区或工业集中区以外的工业项目,原则上不得单独供地。3.大力发展标准化厂房区。各镇在工业集中区内合理规划标准化厂房区,供中小企业通过租赁方式获得生产经营场所,以满足中小企业发展需求。
【地质矿产管理工作】  2012年,丹阳市持续加强关闭宕口的巡查工作,通过封堵道路、建立群众防线、公开举报电话,加强巡查,严防死守。组织专门执法人员开展“零点行动”,抓获关闭宕口盗采人员1人,收缴盗掘设备2台。对全市2011年度5个矿产卫片疑似图斑进行整改及查处,复垦到位。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及时发放地质灾害隐患点明白卡23份,重新制作和埋设地质灾害隐患点警示牌60处,做好群测群防员的培训工作,实行汛期值班制度,加强汛期的隐患点巡查和加密巡查。胡桥地热井成功出水,建设地热井泵房,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完成工程审计。

图77  2012年2月13日,市委副书记沈岳方(左一)察看胡桥地热井出水情况。
【土地执法监察工作】  2012年,丹阳市国土资源局与市公安局、法院实行执法联动机制,执行动态巡查制度,划分巡查责任区域,完善土地巡查网络,实行目标管理,解决执法过程中制止难、查处难、执行难的问题,实现“零约谈,零问责”目标。依法查处2011年度土地卫星图片执法检查确认的26宗违法用地。立案查处新增违法用地1宗、面积0.49公顷,隐漏案件7宗、面积5.21公顷。拆除1宗、面积0.26公顷,及时制止违法用地8宗、面积20余公顷,违法用地罚没款24.83万元,建议并落实处分12人,立案查处矿产违法行为3起、罚没款8.3万元。
【土地资产管理工作】  2012年,丹阳市改革办事流程,适时更新全市基准地价,对有明确项目的新增工业用地,及时编制出让方案,促进供地率的快速提升。全年挂牌出让工业用地274幅、面积343.41公顷,成交金额9.02亿元,同比增长45.58%和59.36%。组织15期经营性用地挂牌出让,成交地块35幅、面积107.27公顷,金额20.18亿元,单价125万元/亩,比上年增长15.7%。采用协议收回、延期开工、政府托管、调整使用等方式处置闲置土地25宗、面积74.33公顷。办理划拨供地12宗、面积37.67公顷。其中:保障性住房项目5宗、面积8.73公顷,盘活各类土地71宗、土地面积87.67公顷,供销社企业改制2宗、面积0.67公顷,显化土地资产311万元。
【二次土地调查城镇地籍调查项目成果通过验收】  2012年8日29日,丹阳市二次土地调查城镇地籍调查项目成果通过上级部门和专家组的验收。此次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城镇地籍调查工作,对于地籍变更区域,利用最先进全数字化采集仪器,完成全市6.02平方公里变更地籍测量,形成2087宗变更地籍调查成果,建立符合最新国家标准的地籍数据库,数据库转换面积为108平方公里。城镇地籍工作的完成,有利于查清土地利用状况,提高日常地籍管理效率,提升地籍数据的共享程度。

图78  2012年8月20日,丹阳市召开二次调查城镇部分地籍调查验收会。
【界牌万顷良田工程部分复垦项目通过省级验收】  2012年11月22日,江苏省国土资源厅专家组对丹阳市界牌镇“万顷良田建设工程”界南村东部、中部复垦项目进行项目验收。验收组认为,工程实施中分工责任明确,安置保障落实到位,工程质量可靠,取得不错的实施效果。界牌镇“万顷良田建设工程”界南村东部、中部复垦项目总计实施建设规模12.06公顷,项目实施后可新增耕地面积11.47公顷。
(周玄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