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    林

【概况】  2012年,丹阳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持续良好发展态势。全市实现农业现价总产值63.89亿元,同比增15.3%;农业增加值44.79亿元,同比增15.4%;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总产50.48万吨,同比增1.8%;农民人均纯收入15171元,同比增长13%;全年蔬菜产值14.08亿元,茶叶总产值4970万元。畜牧业总产值10.5亿元,水产品总产值11.06亿元,蚕茧总产值970万元。完成造林面积1246.67公顷。完成“三资”(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商资本)投入农业13.2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60万美元,完成农产品出口1850万美元。
【中央主流媒体开展“走进丹阳农业”活动】  2012年8月20日,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流媒体“走进丹阳农业”活动在丹阳启动。本次活动中,中央媒体记者分赴丹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深入研发及生产第一线参观,听取企业负责人的情况介绍,与研发人员及企业员工现场交流。丹阳市委、市政府和市农委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就丹阳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推进人才强市及科教兴市战略的具体措施、丹阳提升农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做法及成效等接受媒体访谈。本次活动宣传推介丹阳现代农业发展成效,促进丹阳现代农业的跨越发展。
【市农口开展“三走进”活动】  2012年9月7日,丹阳市召开动员会,具体部署农口系统开展走进科技、走进田野、走进市场“三走进”活动。“三走进”活动目的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涉农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以各农业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种植养殖大户、农产品经纪人和农民为服务对象,整合人才、政策、信息等生产要素,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提升服务基层能力,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提升脱贫攻坚水平,促进农村富裕和谐。市委副书记沈岳方要求,全市农口系统及各镇区、相关单位对照活动要求,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落实工作措施,使“三走进”活动最终成效体现在丹阳市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上,确保“三农”工作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有地位,在全省有位次。副市长赵立群对农口系统开展“三走进”活动作出具体部署。市农委、财政局负责人及农技人员代表、农委生产指导科人员发言。
【丹阳市获“全国农业综合执法示范窗口”荣誉】  经过严格审核、实地考察和集中公示,农业部命名丹阳市农林执法大队等10个农业综合执法机构为“全国农业综合执法示范窗口”,丹阳市是江苏省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单位。农业部表示,丹阳市农林执法大队等10个示范窗口各有特色,其工作思路和具体举措在全国具有创新性和导向性,代表农业综合执法未来的发展方向。农业部要求全国各级农业综合执法机构以示范窗口为榜样,深入推进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改进执法作风,增强执法能力,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为保障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丹阳市获“全国平安农机市”荣誉】  2012年12月24日,农业部、国家安监总局发文,发布2012年105个“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区、市)名单,丹阳市获“全国平安农机市”荣誉,标志着丹阳市在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监管网络,强化安全生产措施,构建农机安全监管工作长效机制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九里村入选“最具魅力休闲乡村”】  2012年,江苏省农业委员会主办“江苏最有魅力休闲乡村”推荐评选活动,由各地休闲农业主管部门推荐,经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省休闲观光农业协会等有关专家评审,丹阳市延陵镇的九里村入选“2012年江苏省最具魅力乡村”。
【丹阳市现代园艺产业园】  丹阳市现代园艺产业园位于云阳镇与珥陵镇结合部,涉及云阳镇汉皇、花园、大圣等4个行政村,24个自然村。规划核心区总面积920公顷,主导产业种植区853公顷,占规划核心区总面积92.75%,畜禽养殖区2公顷,水产养殖区20公顷,综合服务区3公顷,加工集中区20公顷,物流冷藏区8公顷,其他13公顷。园区以设施园艺区为龙头,以设施蔬菜、高档花卉苗木、观光休闲农业为主体,集生产、加工、经营和示范培训推广为一体。园区管委会于2011年4月成立,核定编制数为13人,有9个管理人员进入日常管理岗位。丹阳市现代园艺产业园为江苏省第一批园区动态监测单位,入园企业10个,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个,镇江市龙头企业2个,合作社9个。
(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