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法
【概况】 2012年,丹阳市政法工作整体水平位于省、镇江市前列。以加强公众安全感建设为核心,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全覆盖,完成重点领域风险评估项目36个,突发群体性事件同比下降13.3%。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97.87%。推进“技防城”建设和“技防入户”工程,安装城乡社会面监控点2100个,城乡居民技防入户率达84.7%。部署开展“四项排查”工作、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刑事案件发案同比下降2.4%,治安案件发案同比下降16%。完成全国、省、市“两会”和中共十八大期间等重要敏感时段的安保维稳工作任务,实现“六个坚决不发生”的工作目标。主动服务全局中心,助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全年接待受理来信来访1208批、1500余人次,受理涉法涉诉信访873件,处理成功率93%。建立健全“9+23”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和格局,创新设立镇(区)诉讼服务站和法律惠民服务站、村(社区)群众诉求受理窗口、行业商会法官工作室、道路交通事故“三调合一”和保险理赔诉讼服务中心。建立38个流动人口综合服务中心,创建“新丹阳人”服务工作站和新丹阳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成立市社区矫正局,招聘矫正社工18名。开展“创平安、崇法治、促和谐”宣传月活动。成员单位与镇(区)共建综治平安联系点,开展系列平安创建活动。推行“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社区管理体系建设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和谐社区达73%。综治“两新三进”创新工作做法被《江苏法制报》刊载。建立行政调解、行政争议诉前协调机制,行政机关负责人行政诉讼出庭应诉率首次达100%。法治文化建设培育示范点22个,实施法治惠民实事7件,新创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13个。将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对标找差、创先争优”和“三解三促”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延伸到基层,开展“三联系三促进”活动。开展“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评选。87个集体和161名个人受到上级表彰。2012年,丹阳市荣获江苏省“平安县(市、区)”,江苏省、镇江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县(市、区)”,江苏省“平安铁路示范县(市、区)”,连续两次荣获江苏省“法治县(市、区)创建先进单位”,被推荐为“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丹阳市地税局、药监局被授予省级“依法行政示范点”,丹阳市法院、司法局荣获全省首批“公正司法示范点”称号。
【“综治强基工程”实施情况】 自2009年11月,丹阳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在全市实施“综治强基工程”的意见》以来,全市各镇(区)和村(社区),以创建“平安村(社区)”为平台,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强化综治工作阵地,增强基层社会管理力量,落实各项综治措施,夯实综治基层基础。3年来,市财政投入以奖代补资金1100万元,镇、村(社区)也配套投入9600余万元。共创建“平安示范村(社区)”33个,“平安村(社区)”达96.2%,城市和农村和谐社区均达73%。街面路面、要害部位、复杂场所技防覆盖率达100%,技防镇、技防村(社区)达标率实现100%,公众安全感达到94.7%,创历史最好记录。
【市委政法委员会全委会议】 2012年1月6日,市委政法委员会召开全委会议,研究部署政法工作。与会人员集体学习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省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二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围绕政法工作思路展开交流。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周爱仙要求委员科学谋划好政法各项工作,围绕创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夯实平安基石,主动服务全局中心,积极助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市领导慰问家庭困难政法干警】 2012年1月12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周爱仙,副市长、市委政法委副书记赵立群带领政法各部门主要领导,走访慰问了4户曾受过表彰、家庭生活困难的政法干警,送上慰问金。周爱仙要求政法部门领导平时要关心干警工作生活,解除后顾之忧,让全体干警一心扑在工作上,为保障丹阳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全市政法工作会议】 2012年2月16日,丹阳市政法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贯彻江苏省、镇江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2011年政法、综治平安和法治建设工作,表彰先进,安排部署2012年政法、综治平安和法治建设工作。丹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周爱仙作工作报告,镇江市委常委、丹阳市委书记李茂川对政法工作和政法干部提出要求:要把服务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责任,把创新社会管理作为第一使命,把维护公平正义作为第一生命线,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第一追求,使政法机关成为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钢铁长城,成为加快实现基本现代化步伐、推进“四城建设”的重要保障。会议表彰84个先进单位、56名先进个人,对178个“平安村(社区)”进行奖励。会议宣布,“丹阳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更名为“丹阳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
图53 2012年2月16日,丹阳市召开政法工作会议。
【完善“丹阳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各项职能】 2012年2月16日,全市政法工作会议宣布“丹阳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更名为“丹阳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并对职责任务和成员单位进行充实调整。5月3日,召开全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全委(扩大)会议,对综治委9个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和23个专项工作组组成人员和工作职能等进行完善和调整,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建立健全“9+23”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和格局,建立定期会商、情况报告、督促检查和考评奖惩等工作制度,加强对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组织领导。
图54 2012年5月3日,全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全委(扩大)会议召开。
【周爱仙驻点调研“三解三促”活动】 2012年,丹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周爱仙到司徒镇三桥村驻点调研开展“三解三促”活动。她到全市信访矛盾比较突出的镇(区)进行走访,指导协调、督查化解信访矛盾。通过接待上访群众,走访慰问贫困户、企业和规模农业生产基地,宣传法律法规,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倾听社情民意,征求意见建议,共撰写6篇民情日记及调研报告,并被《长安》杂志和《江苏政法》刊登。
【市委政法委委员会(扩大)会议】 2012年7月12日,丹阳市召开市委政法委委员会(扩大)会议,贯彻落实市综治委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交流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推进落实情况,分析形势,研究部署政法工作。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周爱仙要求政法机关和广大政法干警围绕“四城建设”,紧扣“和谐之城”建设目标任务,认真履行职责,积极主动作为,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强化社会管理工作机制的完善、运行,强化社会管理重点工作的落实、推进,强化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督促、指导。
【深化法治丹阳建设工作会议】 2012年7月23日,丹阳市召开深化法治丹阳建设工作会议,对新形势下深入推进法治丹阳建设进行动员部署。丹阳市委书记童国祥肯定法治丹阳建设取得的成效,对深化法治丹阳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周爱仙提出深化法治建设总体目标:到2015年,实现法治创建阶段性目标,全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法治化水平显著提高,实现“五个位居全省前列”,创成江苏省级法治建设示范市。
图55 2012年7月23日,丹阳市深化法治丹阳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童国祥调研政法工作】 2012年8月1日,镇江市委常委、丹阳市委书记童国祥调研丹阳市政法工作。市领导周爱仙、蒋明辉、赵立群以及政法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调研。童国祥视察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和法官接待室、市司法局综合服务窗口(公证大厅、法律援助大厅)、市公安局车管所及交巡警大队。在市检察院听取全市政法工作及公、检、法、司机关工作情况汇报。童国祥对政法各部门工作特别是政法基层基础工作、社会管理创新、服务经济发展能力等方面予以肯定。
【省“四项排查”督查组到丹阳督导】 2012年10月29日,由江苏省住建厅副厅长宋如亚为组长的省“四项排查”督查组一行到丹阳督导“四项排查”工作。丹阳市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周爱仙,市委常委、云阳镇党委书记任剑平等陪同督导。任剑平代表云阳镇党委、政府向督查组汇报该镇贯彻落实省、市“四项排查”工作情况并介绍相关经验和做法。周爱仙代表市委、市政府向省督查组作表态发言。省督查组充分肯定丹阳市和云阳镇“四项排查”工作成效,要求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时刻关注最新动态和情况,在总结云阳镇经验成果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丹阳平稳有序的良好局面。
【建立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机制】 2012年,为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提高司法公信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产生,丹阳市委政法委在总结市检察院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机制相关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深入政法各部门调研走访,〗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制定出台《丹阳市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处置办法(试行)》,在政法系统推广。该办法的出台,明确公检法三机关在执法办案各环节进行风险评估的原则、范围、级别及处置预案,实现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体系的全覆盖,做到执法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综治平安建设通过镇江市级考核】 2012年,丹阳市围绕实现“再创省平安县(市、区),争创省综治工作先进县(市、区)”两大目标,按照“紧抓面上工作落实,发挥条线积极作用,强化点上典型培育”的工作思路,推进组织领导机制、大调解机制和大防控体系建设,深化综治强基工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综治和平安建设取得良好绩效,为丹阳“四城建设”和确保中共十八大胜利召开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12月18日,镇江市委“两新”工委副书记朱彤一行到丹阳,就综治平安建设工作进行考核。检查组充分肯定丹阳市的工作成效、特色亮点和经验做法,同意丹阳综治平安建设通过镇江市级考核。
【丹阳市获“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工作先进单位”推荐】 2012年,丹阳市明确创建全省“法治建设示范县(市、区)”的目标,按照工作机制抓规范、重点工作抓提升、特色工作抓成效、基础工作抓巩固的工作思路,推进法治丹阳建设,建立完善行政执法风险评估和防范控制机制,加强和改进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全市干部群众法律素质和法治观念增强,被江苏省推荐为“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工作先进单位”。
表10 丹阳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下设专项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 |
组长单位 |
专项组 |
牵头单位
|
社会矛盾化解工作领导小组 |
市综治办 |
人民调解专项工作组 |
市司法局
|
司法调解专项工作组 |
市法院
|
行政调解专项工作组 |
市政府法制办
|
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
市公安局 |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专项工作组 |
市公安局
|
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专项工作组
|
境外到丹阳人员服务管理专项工作组
|
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
市司法局 |
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专项工作组 |
市司法局
|
社区矫正专项工作组
|
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服务管理专项工作组 |
市卫生局
|
易感染艾滋病病人服务管理专项工作组
|
吸毒人员管理教育专项工作组 |
市公安局
|
“两新组织”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
市委组织部 市委统战部 |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服务管理专项工作组 |
市委组织部 市委统战部
|
社会组织服务管理专项工作组 |
市民政局
|
在丹阳境外非政府组织服务管理专项工作组 |
市外办
|
社会治安工作领导小组 |
市综治办
|
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专项工作组 |
市综治办
|
打黑除恶专项工作组 |
市公安局
|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专项工作组
|
政策法规工作领导小组 |
市人大常委会内司委 |
|
市人大常委会内司委
|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 |
团市委 |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工作组 |
团市委
|
流浪未成年人教育帮扶专项工作组 |
市民政局
|
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
市教育局 |
|
市教育局
|
护路护线联防工作领导小组 |
市综治办 |
铁路护路联防专项工作组 |
市综治办
|
公路水路民航综合治理指导专项工作组 |
市交运局
|
油气田及输油气管道安全保护专项工作组 |
市公安局
|
打击盗窃破坏电力电信广播电视设施专项工作组 |
市公安局 |
(彭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