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  工  会

【概况】  2012年,丹阳市新增独立基层工会82个,新建行业联合工会3个,新增会员1.71万人,工会组建率95.7%,入会率94.5%。广泛开展“各级工会组织亮牌子、工会主席亮身份”活动,进一步加强企业工会的人员配备和作用发挥。在全市各级工会中开展创先争优“三比三赛”和规范化升级竞赛活动,在教育工会开展工会主席直选试点。在企业开展“安康杯”竞赛,开办安全生产培训、讲座100余场次,培训职工5000余名。在存在职业危害的皮革、眼镜、化工、铸造等企业开展职业卫生达标竞赛活动,有560个企业参与创建,有426个企业合格。推进重点工程、工业企业、服务行业三大领域的劳动竞赛。开展医学护理、识假点钞、电工、叉车工、焊工技能大赛,基层工会也举办各种形式的职工技能竞赛、技术比武、职工技能操作运动会等,参赛职工1.2万余人次。市总工会出资,实行奖励性补贴,开办首届丹阳市“劳模先进学历提升班”,招收学员40名。深入推进和谐企业创建工作,有52个企业获镇江市创建劳动关系和谐达标企业。开展企业劳动规章制度集中会审活动,培树5个典型单位。工资协商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与人社局联合下发《关于建立健全集体合同草案预审指导制度的通知》,推动各类企业依法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预审活动覆盖面达80%。参与审查通过工资集体合同文本716份,续签集体合同文本98份,签订率96.1%。续签2个行业工资协商合同、51份区域性工资合同,全市集体建制协商企业2525个企业。进一步完善丹阳市劳动关系预警机制、职工利益表达诉求机制、信访接待和职工群众越级集体上访处置预案等协调机制,做好职工权益和维稳工作。市总工会向镇江市人大提交《关于建立中小企业、外资企业经营风险监控体检预警机制和职工工资保证金制度的建议》。11月,丹阳市结合建议内容制定出台“丹阳市劳动关系群体性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及应急处置预案”。此项工作获镇江市总工会2012年度“工会工作创新奖”。推动企业职工文化建设,开展全市“身边人、身边事”职工文艺节目创作比赛,推荐2个节目参加镇江市级比赛,分别获得一、二等奖。围绕“服务企业、情暖职工”主题,深入开展“送温暖”活动,为468名劳模、退休职工、在职职工、下岗失业人员发放慰问金42万元。参与廉租房调查和分配工作,有54户住房特困户领取政府发放的租金补贴,27个困难家庭户入住政府提供的廉租房。发放第15批“特困证”152份,为236名困难职工家庭发放22万元临时性救助金。继续与郎酒集团合作开展“攀亲助学”活动,为52名应届困难大学生提供50.4万元的就学帮助。职工互助保障面进一步扩大,全年合计参保人数5.08万人,为96名参保患病和发生意外伤害的职工发放赔付金46.91万元。办好丹阳工会网,开通总工会官方微博,在《丹阳日报》开辟每月一期的“工会之声”专栏,宣传工会重点工作和涉及职工利益维护的案例、法律法规等,增强工会在各种职工群体中的影响力。
【劳模评选表彰活动】  2012年3月,市总工会对四年一次的丹阳劳模评选工作进行前期筹备。通过下发评选推荐意见、基层推荐申报、走访核实、公示、市委常委会讨论确定等程序,确定丹阳市级劳模89名。4月28日,市委、市政府在会展中心召开全市庆“五一”暨丹阳劳模表彰大会。镇江市委常委、丹阳市委书记李茂川到会讲话,四套班子领导出席会议。为发挥劳模在各条战线上的示范引领作用,新建夏秀华、顾新华、贾喜亭、殷卫国4个劳模创新工作室。
【丹阳眼镜行业部分劳动定额指导标准被全总采纳】  在全国总工会保障部、中国财贸烟草轻纺行业工会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属的劳动标准技术研究中心的指导下,丹阳眼镜行业劳动定额标准进一步细化为镜架300多道、镜片200多道工序。经过在丹阳眼镜企业5个月的实践,相关工时工价的具体参数得到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被全国总工会眼镜行业劳动定额指导标准制定工作领导小组采纳。经过全国专家评审讨论,2013年1月,以丹阳眼镜行业部分劳动定额数据主要为依据的“全国眼镜行业部分劳动定额指导标准”以文件形式在全国眼镜行业推广。
【举办规范全市行业及所有企业企业劳动关系培训班】  2012年,丹阳市总工会联合市工商联,组织全市8个商会和2个协会负责人及行业所属规模企业负责人、人力资源部经理等150人培训。培训班邀请江苏省总干校教授兼律师刘瑛授课。刘瑛针对企业需求着重讲解“劳动合同法”中关于企业用工管理的法律要点及其实践应用,对“社会保险法”、“集体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在实际操作中的难点、疑点问题进行解读。
(印君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