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活动和工作

【政协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市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意见》】  2012年7月,协助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市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的出台,在丹阳市提案工作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成为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丹阳市提案办理工作全面提升的纲领性文件。同时也是丹阳市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有利于更广泛地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形成丹阳经济社会建设的强大合力。
【建立市政协主席、副主席联系委员制度】  2012年10月,市政协创新建立市政协主席、副主席联系委员制度。主席、副主席可通过开展委员约谈、座谈,组织委员调研、视察,走访委员等多种形式,与委员开展联系活动。该制度的建立,进一步加强主席与委员之间的联系与交流,便于主席更加深入了解委员的工作、履职等情况和更好地听取委员们意见建议,更广泛地收集社情民意信息,有效推进政协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
【推行政协常委参与督办提案制度】  市政协积极发挥政协常委作用,推行政协常委参与督办提案制度,进一步增强提案督办力度。2012年,市政协从290件提案中遴选45件具有较高质量、反映百姓关注热点难点问题的提案作为常委参与督办提案。根据常委所在行业、界别等特点,从利于常委督办的角度出发,分解督办任务。促使常委主动介入政府部门提案办理过程,推动委员提案意见建议的落实。
【建立政协委员担任行风监督员委派制度】  2012年7月30日,市政协召开政协委员担任行风监督员委派工作会议。会议统一委派95名市政协委员担任部门(单位)行风监督员。这一制度改变了原先部门自行聘请、不尽科学合理的方式,充分体现了政协组织的主导性和指导性,体现委员监督的广泛性、代表性和专业性,从而使政协民主监督的职责更加明确、程序更加规范、机制更加健全,民主监督的作用更能得到充分地发挥。

图23  2012年7月23日,市政协召开政协委员担任行风监督员委派工作会议。
【举办新一届政协委员培训班】  2012年4月17日至18日,市政协特邀江苏省原副省长、省政协原副主席吴瑞林和省政协原副秘书长丁泽生对全市270名政协委员进行“当选后”的第一课培训。全市政协委员、市政协机关全体干部、非政协委员的民主党派主委、副主委,政协镇区联络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参加培训。
【建立政协履职考核评价体系】  2012年5月,市政协创新建立政协履职考核评价体系。对委员、常委、委办、政协镇区联络委、城区委员小组等5个履职主体,明确各自的考核内容和百分制评分办法。使委员、常委等各履职主体明确职责。此举进一步加强政协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有利于充分发挥好机关委办、镇区联络委员会、委员活动小组的基础性作用,常委的引领示范作用和委员的主体作用,提升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
【以片区为单位划分政协镇区联络委】  市政协换届后,创新理念,以“方便委员、便于活动、上下联动、利于见效”的原则,按地域特点划分片区,将14个政协镇区联络委员会划分为7个片区,按照“以镇区为基础、以片为单位、片长轮值”的新模式开展活动。从组织上、制度上保障政协镇区联络委更好地开展工作,进一步拓展基层一线委员的履职空间,规范和活跃基层政协工作。
【丹阳政协工作理论研究会成立】  2012年7月6日,市政协工作理论研究会举行第一届第一次会议,标志着丹阳市政协理论研究进入组织化、常态化的轨道。研究会成立后,将组织会员开展各类学习活动,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开展政协理论研究,总结政协工作的历史和经验;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各种调研活动,开创理论研究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