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丹阳市委、丹阳市人民政府
关于丹阳市建设江苏省创新型试点城市
工作实施方案(摘要)
丹发〔2011〕69号 2011年7月16日
一、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二)总体目标
——到2015年,把丹阳建设成为创新体系完善、创新要素集聚、创新效率高、经济效益优、社会环境好、辐射作用强的省级创新型城市;
——建立不断完善的创新政策体系、创新管理体系、创新人才团队引进集聚机制、创新载体、创新平台、创新科技金融支撑实体;
——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示范区的“创新、集聚、孵化、辐射、示范”功能和效应显著增强;
——创新创业良好环境基本形成,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公众科学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在省内外的影响力和对科技资源的吸纳力显著提升,形成良好的科普、科教、科创氛围;
——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处于江苏省领先水平,在若干领域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三)具体指标
——“十二五”期间,GDP年均增幅15%以上,201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7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00亿元,财政科技支出突破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6万元(合25000美元);
——全社会研究和开发(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达到2.5%以上,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1.5%以上;
——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5%以上;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50%以上;新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 的15%以上;
——“十二五”末,每亿元GDP专利授权数6件以上,发明专利申请数2件以上;
——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达到40万平方米;
——每万人口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数1300人以上;
——万元GDP综合能耗(吨标煤)达到省下达的年度节能约束性指标;
——通过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考核;
——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
——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
二、重点工作
(一)健全完善创新体系
1.完善创新政策体系。
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省政府关于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创业若干政策的通知》等国家和省、市创新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制定完善一系列地方性鼓励创新的政策,包括:
(1)完善已出台的相关政策
(2)制定相关政策
①丹阳市建设江苏省创新型试点城市工作实施方案;
②丹阳市建设江苏省创新型试点乡镇工作实施方案;
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意见;
④关于引导和加快发展航空航天产业若干政策规定;
⑤关于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意见;
⑥关于建设科技特色园区若干政策规定;
⑦丹阳市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发展引导基金管理办法;
⑧关于进一步实施“十二五”期间“双百工程”若干意见;
2.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1)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
在创新体系布局上重拳出击,在搭建科技创新载体和公共技术平台上下工夫,建立功能较为齐全、针对性强、服务效率高的科技创新体系,确定“一城、二区、两基地、十园、十站、十平台”的重点建设目标。“一城”即科技创新城:为集聚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和高层次领军团队,启动建设5平方公里,集创业园、软件、研发中心集聚区、人才居住社区、服务、商务、休闲生活配套区为一体的科技新城。“二区”即经济开发区的科技创业园区和云阳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区。“两基地”即:国家新材料产业基地和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材料产业配套基地。“十园”即:航空航天高性能合金材料产业园、航空航天复合材料产业园、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新能源科技产业园、沿江装备科技产业园、光电科技产业园、特种救援装备科技产业园、眼镜科技产业园、汽车零部件科技产业园。“十站”即:航空航天产业院士工作站、刘锦川院士工作站、江苏吟春碧芽有限公司陈宗懋院士工作站、江苏丹工实业总公司陈蕴博院士工作站、江苏冰城电材股份有限公司钱清泉院士工作站、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李玉院士工作站、建设精密合金厂有限公司李依依院士工作站和3个待建院士工作站。“十平台”即:江苏省(丹阳)高性能合金材料研究院、北航航空航天产业丹阳研究院、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电气与自动化国家工程中心丹阳分中心、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丹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薄膜太阳能工程技术中心丹阳分中心、丹阳生物医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医疗器械工程技术研发平台、工业设计与智能装备制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救援装备工程技术研发平台等10大平台。围绕丹阳产业发展的需要,在已建5个院士工作站的基础上,再建5个院士工作站,形成10个院士工作站。“十二五”末,参与丹阳新兴产业发展的院士及行业科技领军人才达100名。
(2)完善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社会化、网络化、专业化的创新服务体系,密切技术、资本、产业等创新要素间的联系,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率。培育一批服务专业化、发展规模化、运行规范化的创新服务机构,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创新服务人才队伍。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技术市场体系、金融服务、法律服务、专利代理、科技信息、产品设计等知识密集型科技服务机构,促进企业间、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信息传递、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推动专业性行业协会发展,鼓励行业协会开展行业规划、评估咨询等服务,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产品。加强科技服务机构和人员的诚信体系建设,完善服务标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
3.完善科技金融创新体系,强力推进“金三角”模式。
加强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在全市强力推进“金三角”模式(即高科技型企业、科研院所、风险投资机构三者强强联合的发展模式)。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制;落实财税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风险资本退出机制,鼓励发展科技风险投资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直接上市融资,或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筹集资金;积极推动和建立商业银行、民间资本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多元化投融资渠道,促进金融机构对有条件的高科技企业直接投资或授信投资;与金融机构联动建立中小企业科技贷款担保制度,解决中小科技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到2015年,在全市注册风险投资公司5家,总注册资本突破5亿元;成立科技担保公司5家,成立小额贷款银行8家。
(二)大力推进产业创新
1.提升传统特色产业。
“十二五”期间,传统产业围绕改造与提升,狠抓特色产业园建设、自主品牌与自主知识产权建设、完善产业链,组织技术攻关与科技成果引进,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引领产业做强做大。
(1)眼镜产业
(2)汽车零部件产业
(3)木业产业
(4)纺织家纺产业
(5)精细化工产业
2.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十二五”期间,围绕产业转型和跨越发展,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以新材料、精密装备、新能源、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电子信息等五大新兴支柱产业。
(1)新材料产业
依托国家火炬计划新材料产业基地、国家科技兴贸新材料创新基地和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双创”基地,着力打造丹阳航空航天产业基地。建设两区:即5平方公里的高性能合金材料产业园区和5平方公里的功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园区。围绕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建设两大重大研发机构:即江苏(丹阳)高性能合金材料研究院、北航(丹阳)航空航天产业研究院。加快江苏省高性能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江苏省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步伐。集聚一批国内外的院士及团队和国内30余所高校科研单位的优势技术和人才资源,为丹阳航空航天产业基地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重点围绕高性能金属材料、高端纤维及复合材料两条新材料主线,满足军民不同领域的需求,开发高性能镍基、钛基、铝基、镁基等金属材料和T300-T700碳纤维、特种玻璃纤维、芳纶、功能化纤等高端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高端延伸品;依托二大系列新材料,着力开发面向航空、航天、航海、核电、风电和轨道交通领域应用的部件及下游复合材料制品。
重点推进10个科技专项:①高性能合金材料;②核电站传热管;③熔模铸造大飞机部件;④合金板材;⑤千吨级T700聚丙烯腈基碳纤维;⑥大功率风力发电叶片等重大项目;⑦高性能特种钢的开发;⑧金属合金成形技术;⑨复合材料成形技术;⑩大规格合金钢。
建设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省重大研究院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发明专利申请1000件,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创新型企业50家。“十二五”末,形成一个产值达1000亿元的新兴产业主板块。
(2)先进装备产业
围绕装备制造业精密化、国产化、数字化,重点扶持发展数控机床、动力机械、新型大型农业机械、精密医疗器械、智能化工业热处理炉、专用包装机械、变频伺服电机、集光机电技术于一体的工业生产成套设备或特种装备、空气分离设备及气体制备等产品群。重点引进转化“大型机械产品的系统设计技术”、“机械零部件的精密加工技术”、“机电数字化控制技术及嵌入式软件”、“金属材料的热处理技术”等4~6项装备制造的共性关键技术。
重点推进8个科技专项:①新型工程装备;②数控压力机及板材加工中心;③柴油、汽油发动机;④数字医疗和空分设备;⑤数字化储运、包装、安全装备;⑥数字智能节能装备;⑦永磁直流伺服电机;⑧安全救援装备。
建设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企业研发中心10家,发明专利申请200件,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创新型企业30家。“十二五”末实现产值100亿元。
(3)新能源产业
以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氢燃料电池、锂电池、节能降排技术为主要对象,通过产学研联合、高层次人才引进等途径,着力引进转化8~10项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技术及成果。
重点推进5个科技专项:①大容量储氢、储电、储气等储能材料及装备;②锂电池正极材料及锂电池;③氢燃料电池;④薄膜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组件;⑤风力发电叶片及发电机组。
建设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企业研发中心20家,发明专利申请100件,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创新型企业30家。“十二五”末实现产值100亿元。
(4)电子信息
围绕物联网技术、通信技术、汽车电子、智能电网等领域发展的需求,重点开发JAVA卡及操作系统、芯片基材及外延片、激光器及其应用、专用芯片、传感器、大功率电子元器件、高性能射频连接器、多网兼容微波通信器件、车载移动通信终端产品以及其他汽车电子产品,形成具有面向专门应用领域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重点推进9个重大科技专项:①半导体6英寸、12英寸晶元;②微机电、微电子技术及应用;③射频识别及传感器技术;④超亮度LED制备及应用;⑤激光器应用技术开发及产品;⑥电容技术及产品;⑦汽车电子;⑧液晶显示;⑨二维转三维影视技术。
建设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企业研发中心10家,发明专利申请50件,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创新型企业20家。“十二五”末实现产值100亿元。
(5)医药及医疗器械
规划建设丹阳开发区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和高新技术集中区新型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依托丹阳开发区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园和生物医药公共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以优惠政策、优良环境吸引海归人才来丹创业。重点发展生物检测诊断试剂、生物新药、仿制药、医疗器械、二类以上化学合成药物和中药制剂以及生物菌种、生物制品及生物技术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做好美国、加拿大、瑞士等发达国家博士团队的引进工作,通过建设创业平台、聚集一流人才的途径创造后发优势,实现生物医药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
重点推进5个专项:①丹阳生物医药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及孵化器建设;②生物医药、化学创新药、仿制药;③生物诊断试剂;④新型医疗器械;⑤搭建高端人才引进平台。
建设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企业研发中心10家,发明专利申请100件,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创新型企业20家。“十二五”末实现产值100亿元。
3、推进现代高效农业。
(1)发展壮大优势产业
围绕丹阳特色农业发展,建设十大农业科技示范园,重点做大做强有机稻米的生产加工,稻米、面粉和油脂深加工,食用菌工业化生产和深加工,优质高档茶叶的生产与加工等几大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推动产业上规模、上档次,提高产业化水平和产业整体效益。“十二五”末,培育3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新认定10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3~5家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成立1家以上国家级行业协会。
(2)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扶持发展一批产业关联度大、产品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重点加强粮油、蔬菜、林木花卉、畜禽、水产、食用菌、茶叶、中草药等8大领域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十二五”末, 全市良种推广率达99%以上,建设水稻丰产高效示范区20万亩,有机稻米生产基地10万亩并辐射带动30万亩,建立优质弱筋小麦基地20万亩,双低油菜基地一万亩并辐射带动5万亩,建立常规和特种两大水产养殖基地,辐射带动食用菌种植3000户,建立3万亩优质高档茶叶生产基地,建立中草药试验示范基地等,提高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
(3)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
以高校、科研院所、院士团队和龙头企业为依托,加快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优先安排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在优良品种繁育、先进种养技术的集成配套、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产品深加工、茶叶种植和制作的连续化清洁化生产技术、宕口恢复植被技术等方面取得实效。“十二五”末,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10个;院士工作站3~5个;建立蔬菜、茶叶和食用菌3个研究所;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家;创建省内知名品牌3~5家;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切实抓好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的检测和认证工作,加快特色农产品的地方标准升级进程。
4.加强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
围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改善生活环境,在生态环境、人口与健康、循环经济、人居环境、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坚持关键技术攻关、技术集成和工程示范相结合,实施丹阳科技创新支撑计划——“科技惠民”工程,开展民生科技促进行动,推进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创新,逐步扩大科技惠及民生的全社会影响,不断增强科技对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支撑作用。
重点组织实施十大专项:①地方常见重大疾病的应急预防及控制技术的应用示范工程;②重大疾病规范化综合诊治技术应用研究;③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科技示范工程;④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科技示范工程;⑤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利用技术示范工程;⑥建筑节能节水节材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工程;⑦加强社会治安监控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工程;⑧重大危险安全防范及应急处理技术示范工程;⑨农村救治与卫生适宜技术的应用示范工程;⑩生态丹阳国家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试点建设。
(三)营造社会创新氛围
1.强化创新人才支撑。
(1)实施创新人才“双百工程”
(2)培育创新技术骨干
2.深度推进产学研合作。
3.弘扬创新文化。
(1)加强科普创新
(2)推进教育创新
(3)实施管理创新
4.推进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1)加强机构制度建设
(2)提高知识产权意识
(3)推进知识产权战略
三、保障措施
四、进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