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播 电 视

【概 况】  2011年,丹阳市广播电视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昂扬向上的良好氛围。丹阳市广播电视台被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命名为“2011年度全省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先进单位”。在新闻宣传中,主题报道亮点频现,民生报道服务百姓。全年有2230条稿件被中央、省、市三级媒体录用,用稿数量和质量均上一个新台阶;有35件广播电视作品在省、市级优秀节目评选中获奖,获奖等次和获奖数量均创历史新高。2011年,丹阳广电集团继续加大事业投入,全面完成城乡双向覆盖工程和社会面监控二期工程。全系统深入开展“三争一创”、“全员学习教育月”、“网络技术大比武”、“志愿者进社区”等活动,党员团员青年志愿者被丹阳市委命名为“优秀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网络公司呼叫中心获得2009~2010年度丹阳市级“巾帼文明岗”。
【开展“小耳朵”专项整治行动】  针对非法安装卫星接收天线(俗称“小耳朵”)死灰复燃现象,2011年11月,市广播电视集团会同市综治办、市公安、市文广新局等单位联合行动,开展“小耳朵”专项执法行动,通过自行拆除、强制拆除及开展租机服务等手段,有效推进整治工作。至年底,全市拆除“小耳朵”3993个,整治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承建出租车智能管理系统】  2011年,丹阳市交通运输管理局为提高出租车行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委托市广播电视集团建设运营全市出租车智能管理系统。经充分调研论证,细化技术方案,7月,市广播电视集团网络公司启动出租车智能管理系统承建项目,11月8日,与市交通运输管理局正式签约。至11月底,完成多轮招标、平台集成调试,全市497辆出租车车载设备和LED广告发布顶灯安装调试完毕,并分批安装GPS车载终端设备。

图106  2011年5月10日,赫尔辛基男声合唱团在丹阳广电集团演播大厅演出。
【举办多场大型活动】  2011年,进一步提升丹阳广电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市广电集团成功举办多场大型活动,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5月10日,成功举办芬兰赫尔辛基男声合唱团丹阳公益演出,展示丹阳对外开放的形象,促进中芬两国友谊。6月12日,2011年度“江苏有线之声”全省大型巡回演出推广活动首站在丹阳举行。12月28日,广电集团成功承办首届“感动丹阳十大‘三农’人物”颁奖盛典。
【电视新闻中心概况】  2011年,电视新闻中心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创新电视新闻报道形式,先后开设“五年跨越路”、“发力十二五,再创新辉煌”、“生态市创建在行动”、“学习张雅琴,争当跨越发展带头人”、“房屋征收,幸福丹阳之路”、“倡文明之风,创文明之城”等14组专栏,有效地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领作用。电视新闻中心按照集团提出的“关注民生、百姓参与、地方特色”的总体要求,对电视节目进行全新改版,重点推出民生类栏目《百姓之声》和综艺类栏目《才艺大不同》,增加《丹视E闻》、《家园帮你忙》、《美食美客》等新栏目,调整3个频道的开机时间和开机五分钟的形象宣传片。2011年,电视外宣用稿1320条,在中央电视台用稿16条,其中,《新闻联播》用稿6条,超额完成市委宣传部下达的年度用稿指标;在省台用稿位列全省县级台第三名,连续十六年获“江苏电视新闻繁荣奖”。全年有16件电视作品在省、市级创优评比中获奖。电视作品《跌倒了,她也要为群众抓把泥》在2011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对农宣传节目评比中荣获专题节目一等奖。
【广播中心概况】  2011年,广播中心坚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宣传方针,围绕中心工作,加强新闻策划,全年推出17组重大系列报道和连续报道,节目质量和引导水平均有了明显提升。全年外宣用稿910条,其中中央台35条,在《全国新闻联播》和《新闻和报纸摘要》栏目中录用稿件5篇,在江苏新闻广播的用稿位居全省县级台第二名,在镇江台用稿列各县市区台第一名。全年共有18件作品获省、市级各类奖项,其中,新闻专题《好书记,架起富民金桥》在2011年度江苏好新闻评比中荣获“江苏新闻奖”,这在全省县级媒体中唯一获得这一殊荣的媒体。
(黄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