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 象
【概况】 2008年,市气象局提高基础业务质量,加大科技投入,为全市经济建设和防灾减灾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服务,获得镇江市气象系统优秀达标单位,首次荣获“江苏省文明行业”称号。加强突发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在吕城镇新建中尺度自动气象站1个,全市自动气象站达10个;在丹阳建成一个GPS站、一个气象灾害实景监控系统,完成视频会商系统和通讯网络系统的升级改造,并与省、市气象局连网,实现资源共享,综合监测系统初具规模。2008年,市政府批准《丹阳市突发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组织建设,强化专项应急预案编制,加强气象应急演练和应急能力建设,全年共发布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56份,启动应急响应4次12天。气象服务成效显著。市气象局努力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准确做好节假日天气服务、为农服务以及台风、暴雨、雷击、大雾等灾害性天气服务。在年初抗雪救灾气象服务中,提前准确作出预报,并及时启动应急响应令,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准确及时报告气象信息。北京奥运会期间,市气象局在奥运安保服务中发挥积极作用。
【2008年丹阳地区主要气象灾害】 (一)受持续强盛的冷暖气流共同影响,1月26日~29日,2月1日~2日,全市出现连续暴雪天气,降雪总量达54.2毫米,1月29日最大积雪深度达34厘米。暴雪天气使全市163575人受灾,转移安置15人,倒塌、损坏民房658间(435户),倒塌鸡鸭棚800余处,鸡鸭死亡约7万只,400余座厂房受损,10座农贸市场被积雪压塌,1185公顷农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约1.19亿元,其中农业损失约5265万元。(二)7月29日~31日,受第8号热带风暴“凤凰”影响,全市降水67.7毫米,瞬时极大风速15.4米/秒。大风暴雨导致珥陵镇倒塌大棚15个,倒塌、损坏民房15间,全市累计经济损失约20万元。(三)8月17日,本市出现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15时01分瞬时极大风速达20.4米/秒。城区及后巷、延陵、埤城、访仙等镇12条供电线路遭雷击中断。城区3处广告牌被大风刮倒,直接经济损失约7万元。(马华卫 孔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