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 政
【概况】 2008年,全市实现财政收入55.03亿元,同比增收13.48亿元,增长32.46%。其中:上划中央收入19.38亿元,同比增收2.59亿元,增长15.4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0亿元,同比增收3.29亿元,增长19.72%;基金收入15.65亿元,同比增收7.6亿元,增长94.47%。财政支出完成36.81亿元,同比增支11.31亿元,增长44.37%。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0.90亿元,同比增支3.52亿元,增长20.26%;基金预算支出15.91亿元,同比增支7.79亿元,增长96%。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财政收入保持较高增幅,财政支出在保工资发放、保政权运转的同时,基本保证社会保障性资金的及时拨付和重点支出项目的资金需求,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一般预算收入突破20亿元】 2008年,针对经济形势变化和省财政体制调整,市财政部门主动调整收入征收导向,从单纯注重数量增长向兼顾数量和质量同步增长转变。在金融危机和体制调整影响财力减收的情况,财税部门通力协作,坚持以法征收、科学征收,通过强化征收措施,落实征收责任,确保地方财力没有明显下降。全年完成财政收入55.03亿元,比2007年增加近14亿元,增长32.46%,完成一般预算收入20亿元,增长19.72%。
【统一征收综合规费】 为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杜绝基层乱收费现象,2008年,丹阳市按照“统一征收、市镇分成,扎口收费、减轻负担”的原则,对全市综合规费实行统一征收。不仅降低征收成本,减轻企业负担,还规范了收费行为,增强了镇区保障能力。2008年全市综合规费总量达1.9亿元,较2007年增加7000万元。
【财政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2008年,市财政投入资金3亿元,向国家、省争取各类补助、技改贴息等资金2.87亿元,支持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品牌建设和企业上市。针对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安排资金5000万元专项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其中,2400万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贷款投入,2000万元用于生产型出口企业补贴,600万元用于支持小额贷款组织。
【4.86亿元支持“三农”】 2008年,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工作要求,市财政安排资金4.86亿元,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安排资金2244万元,支持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农业综合示范区建设;安排资金1.43亿元,推进农村“新五件实事”;安排资金6991万元,发放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等各类补贴;安排专项奖励资金,积极探索加快土地流转、鼓励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新机制。全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土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组织78个,流转土地10533公顷。
【改善民生投入超17亿元】 2008年,丹阳市始终把改善民生和支持社会事业发展作为财政保障的重点,全年用于改善民生和支持社会事业发展的资金超过17亿元。全年安排教育支出5.02亿元,比2007年增加7300万元,支持改善办学条件、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提高学生平均公用经费标准、对城乡义务教育免费提供课本和对家庭困难学生进行资助。安排文化体育和传媒支出2765万元,增长36.1%,支持文化下乡、数字电视网络建设和开展“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等主题活动。进一步完善社保基金扩面征缴措施,全年征收养老保险基金6亿元。安排资金5000万元,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财政补助标准,由原来每人每年50元提高到70元;安排资金252万元,促进就业和再就业。
【建立启动价格上涨动态补贴机制】 2008年,针对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对弱势群体生活的影响,丹阳市及时建立启动价格上涨动态补贴机制。全年安排资金336万元,用于低保提标和发放物价补贴、城乡无固定收入重残人员生活救助金。针对成品油价格持续上涨,及时实施财政补贴。全年享受财政补贴的对象达764个,金额达866.29万元。
【城市基础设施投入10亿元】 2008年,市财政部门筹措资金近10亿元,支持黄岗取水口管道延伸,二环路拓宽改造,市政府片区旧城改造,区域供水,污水处理,行政、体育、会展三大中心建设等全市重点工程的实施,有效保障“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模范环保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三城同创工作的开展。继续安排资金5000万元,支持乡镇园区建设。
【深化财政改革】 2008年,市财政局坚持制度创新,财政改革呈出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完善部门预算编制制度和支出标准体系,大幅提高公用经费定额标准;扩大财政集中支付范围,市直与乡镇基本实现全覆盖;强化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全面实行“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管理新模式;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实现政府采购“管”、“采”分离。2008年,实际采购金额2.7亿元,节约资金5000余万元。(眭炳照)
【镇区财政所负责人名单】如表:
镇 区 | 负 责 人 | 镇 区 | 负 责 人
|
司 徒 | 蒋金良 | 访 仙 | 殷荣鑫
|
延 陵 | 郑正武 | 界 牌 | 陈冬云
|
珥 陵 | 钱柏荣 | 新 桥 | 戴路金
|
导 墅 | 束永学 | 后 巷 | 张俊杰
|
皇 塘 | 孔逸华 | 埤 城 | 戴国荣
|
吕 城 | 沈正平 | 云 阳 | 纪锁明
|
陵 口 | 单东兴 | 开发区 | 李炳良 |
(眭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