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法
【概况】 2008年,全市政法系统深入推进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基层基础建设和政法队伍建设,落实奥运安保措施,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给社会稳定带来的影响,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为保障和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贡献。一是维护社会稳定。以奥运期间、重点敏感时期为重点,开展“大接访”、“大调解”、“两个排查”活动。受理各类矛盾纠纷4250件,调处4087件,调解成功率达96.1%,实现奥运期间上京“零上访”和省委提出的“三个确保、一个零指标”的目标。中央政法委第一批交办的4件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全部息诉息访。二是平安建设。以大调解、大防控和基层基础建设三项工作为重点,持续开展“保奥运打流窜”、“雷霆行动”等9次专项治安整治行动,平安建设更加巩固。15个镇(区)成立党委政法委、政法综治工作中心,建成市、镇、村(社区)、组四级调处组织网络。投入资金建设城市主干道、主要公共场所和技防村(社区)技防设施;投资改善基层基础设施和装备,新建村(社区)警务站143个。“平安企业”、“平安场所”等17个系统平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丹阳荣获省社会治安安全市“六连冠”,15个镇(区)全部成为镇江“社会治安安全镇(区)”。三是法治丹阳建设。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充分履行职能,创建工作有序推进。推进“法治镇(区)”、“法治单位”、“民主法治村(社区)”等系列法治创建活动,新桥、皇塘两镇获镇江市“创建法治镇(街道)工作先进单位”,11个村(社区)获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五五”普法中期检查考核获省级先进县(市)。四是服务大局。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5483件,各类行政案件84件;组织开展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新收各类执行案件1889件。执结案件2034件,执结标的额11619.54万元。积极参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依法查办职务犯罪大案要案,积极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努力从源头上遏制职务犯罪。加大经济犯罪打击力度,共破获经济犯罪案件72起,涉企盗抢案件315起,挽回经济损失913万元。法律服务人员共代理案件812件,办理公证8325件,出具司法鉴定文书437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35件,有力地促进司法公正和社会公平。
【丹阳市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挂牌成立】 2008年4月10日,丹阳市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挂牌成立,其职能由信访局划归司法局。“大调解”组织领导、工作机制、网络队伍进一步完善,建立“公调、检调、诉调、访调”四大对接机制,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机制基本建立。
【召开“规范执法行为,优化发展环境”推进大会】 2008年6月25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规范执法行为,优化发展环境”推进大会。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周爱仙要求全市执法单位要积极构建以教育、预防、监督和奖惩并重的执法机制规范,稳步推进执法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建设,努力打造法治丹阳新特色。丹阳市制定下发《全市开展“规范执法行为,优化发展环境”活动实施意见》。
【各镇(区)党(工)委成立政法委员会】 2008年7月4日,丹阳市委下发《关于在全市各镇(区)党(工)委成立政法委员会的通知》,各镇(区)党(工)委根据要求均成立党委政法委员会。全市新建政法综治工作中心15个、新建村(社区)警务站143个,配备村(社区)民警145名。
【召开深入推进法治丹阳建设工作会议】 2008年10月20日,丹阳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深入推进法治丹阳建设大会。镇江市委常委、丹阳市委书记李茂川强调,要把法治建设作为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文明程度的重大举措来抓,牢固树立法治是软环境、法治是生产力、法治是竞争力的理念,在新一轮解放思想的过程中,为丹阳的新一轮大发展营造优良的法治环境。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周爱仙总结近三年来的法治丹阳建设工作,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丹阳市制定《2008~2009年深入推进法治丹阳建设工作方案》。(彭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