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防体系建设

【概况】 2008年,市纪委继续推进党务公开的深化,制定《关于进一步深化党务公开的实施意见》,建立党务公开绩效评价办法,并在延陵镇、新桥镇、市建设局和市财政局4个单位试点。丹阳市的党务公开绩效评价办法在全省纪检监察系统被评为创新成果二等奖。督促各基层单位做好支部党务公开目录编制工作,全市15个镇(区)的225个村级支部和部分城区单位支部全面完成目录编制工作。制定《关于实行政府采购和建设工程招投标等项目事前告知制度的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经营性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行为的实施意见》等制度,规范上述领域的权力运作。制定《关于加强对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审计监督的意见》,从62项审计对象库中选择小东门广场工程、区域供水工程等9项内容进行审计,追回违规借款近300万元,对3个单位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协助市委制定下发《中共丹阳市委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9~2010年工作目标的意见》,构建惩防体系基本框架,制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检查考核和责任追究,明确领导干部在反腐倡廉工作中所承担的领导责任、工作责任和纪律责任。2008年,全市有4名镇局级领导干部因违反规定责任受到党纪政纪处分。丹阳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做法在全省纪监工作会议上交流。
【试点推行村级党务村务民主听证质询制度】 为健全村级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2008年,市纪委在司徒镇谭巷村试点推行党务、村务民主听证质询制度。5月5日,司徒镇谭巷村首次召开党务、村务民主听证质询会。党务民主听证质询内容有党组织重大活动、人事任用、干部述职述廉、社会稳定、结对帮扶等方面工作;村务民主听证质询内容有集体财务收支、计划生育、重点工程建设、企业(土地)承包、宅基地分配、社会救济等方面工作。
【设立市纪委基层工作室】 2008年,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反腐倡廉建设,市纪委改革镇(区)纪检监察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分别在云阳镇、导墅镇和后巷镇成立3个市纪委基层工作室。各工作室负责掌握5个镇(区)党政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党的方针政策落实情况、党章和国家法律遵守情况、上级决策命令执行情况、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勤政廉政贯彻情况等,负责核实镇(区)管干部被检举控告类信访、监督检查案件审理情况,并完成市纪委和市监察局交办的其他工作。
【建立党风廉政巡察制度】 2008年,市纪委、市监察局制定《丹阳市纪委、监察局巡察工作制度》,成立归口派驻工作室,并在全市副局级纪检监察干部中选派3~5人组成巡察组,具体负责巡察业务。巡察实行市纪委常委负责制,重点巡察各单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权力运行、班子成员廉洁自律等情况。
图21 2008年3月,中纪委副书记张毅(右二)到丹阳视察党务公开工作。
【镇江市首个非公企业纪委成立】 2008年6月30日,江苏飞达集团公司纪委成立。此为镇江市非公企业首个纪委。公司纪委负责对公司的重大投资行为、财务管理、干部任免等和对6个村党支部书记以及150名党员进行监督与管理,促进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飞达集团公司纪委的成立,拓展了党员队伍管理的涵盖面,深化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内涵。此前,市纪委为创新党的纪检工作,制定《关于在非公企业设立纪委的实施意见》,明确非公企业纪委的机构设置、工作职能等,并在江苏飞达集团开展试点工作。(唐卫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