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活动和会议
【镇江市政协领导视察丹阳】 2008年3月5日和8月26日,镇江市政协主席郭礼荣一行视察丹阳土地管理工作和眼镜市场建设情况,听取丹阳市有关情况汇报,并实地视察埤城镇常兴村和中国眼镜城。3月28日,镇江市政协副主席许能斌率港澳台侨委员会部分政协委员到丹阳视察“提升工业园区承载能力”情况,听取市开发区关于园区建设的情况汇报,与丹阳市有关领导进行深入探讨。
【举办政协委员业务知识讲座】 为提高政协委员履行政协职能的能力和水平,2008年3月21日,市政协邀请省政协副秘书长丁泽生到丹阳作人民政协的发展史和如何履行好政协工作职能、力争做尽职称职的政协委员的专题讲座。200余名政协委员参加专题讲座。
【王健走访各民主党派负责人】 2008年5月中下旬,市政协主席王健,分别走访丹阳市民盟、民建、民进、农工、九三学社等民主党派负责人。王健对近几年来丹阳市各民主党派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希望其能更广泛地凝聚广大成员的智慧和力量,扎实履行参政党职能,为实现丹阳科学发展新跨跃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开展向灾区捐款活动】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市政协在第一时间发出《致全市政协委员的一封信》,号召广大委员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积极向灾区捐款捐物,支援灾区人民重建家园。253名委员积极响应,踊跃捐款捐物共计300多万元。市疾控中心蔡国金委员,奔赴四川抗震救灾第一线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出色完成任务。
【学习考察兄弟政协工作经验】 为积极探索做好新时期政协工作的新思路和新路子,全面筹划2009年政协工作,2008年8月,市政协主席王健等率队先后赴南京、句容、扬中等地政协学习考察,与当地政协就如何履行好政协职能,创新政协工作举措进行广泛深入地交流。
【市政协工作机构调整】 2008年10月22日,市政协十三届十二次主席会议通过市政协机关工作机构更名及工作职责调整方案。保留市政协办公室,经济科技委员会;划出原提案和联络委员会的联络职能,设立提案委员会;划出原社会事业委员会的文化、教育、卫生、群团法制职能,设立城乡建设委员会;划出原学习和文史委员会的学习职能,划入原社会事业委员会的教育、文化、卫生职能,设立教卫文史委员会;划入原社会事业委员会的群团法制职能,设立社会法制海外联络委员会;市政协办公室挂委员工作办公室牌子,划入原提案和联络委员会的联络职能和原学习和文史委员会的学习职能。调整后的市政协机关仍设置六个正局级工作机构,即:市政协办公室(挂委员工作办公室牌子)、提案委员会、经济科技委员会、城乡建设委员会、教卫文史委员会、社会法制海外联络委员会。
【2008年市政协主席会议】如表:
会议名称 | 主 要 内 容
|
十三届一次主席会议 (1月18日) | 研究迎新春茶话会等节前工作;研究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分工
|
十三届二次主席会议 (2月26日) | 讨论市政协2008年工作要点;讨论2008年主席会议、常委会议安排;讨论2008年建议案、重点调研课题、主席会议督办提案等课题安排;讨论决定十三届一次常委会议议程
|
十三届三次主席会议 (3月17日) | 视察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
|
十三届四次主席会议 (4月17日) | 重点督办“加强万善路交通秩序管理”专题提案
|
十三届五次主席会议 (5月16日) | 讨论《关于强化城乡结合部管理的建议案》;讨论决定十三届二次常委会议议程
|
十三届六次主席会议 (6月13日) | 讨论通过《关于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我市工业集中区建设的几点建议》的专题调研报告
|
十三届七次主席会议 (6月24日) | 讨论通过《关于加强院前急救体系建设的调查和建议》的专题调研报告
|
十三届八次主席会议 (7月11日) | 视察新桥镇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情况;讨论决定十三届三次常委会议议程
|
十三届九次主席会议 (8月8日) | 研究下半年主要工作和科学调整专委会工作职责等非常规性工作
|
十三届十次主席会议 (8月20日) | 重点督办“加强老社区环境卫生长效管理”专题提案
|
十三届十一次主席会议 (9月26日) | 视察法院工作
|
十三届十二次主席会议 (10月22日) | 研究决定十三届二次全会的各项准备工作;研究当前工作;讨论通过市政协机关工作机构更名及工作职责调整方案
|
十三届十三次主席会议 (11月28日) | 视察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
十三届十四次主席会议 (12月28日) | 讨论《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初稿);讨论《市政协常委会关于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初稿);讨论市政协十三届二次全会议程、日程;讨论决定十三届四次常委会议议程;讨论《丹阳市政协关于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的意见》;研究市政协工作机构调整 |
(吴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