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事 工 作

【概况】 2008年,市人事编制部门贯彻落实人才强市战略,加强人才人事服务经济的力度,围绕“百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千名工程师引进储备工程”的人才工作目标,加强人才引进基地建设,与全国32所高校合作,引进本科以上毕业生2100名、硕士研究生以上120人。组织119个企业外出招聘14场次,引进急需的各类高级人才1200余名。新增国家级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总数达2个。人才市场继续保持“天天有门市、周周有集市、月月有专场招聘大会”的特色服务。全年举办46场周末招聘,有2432个用人单位进场,向社会提供34552个就业岗位;举办制造、眼镜、机械、汽车、退役士兵等9场专场招聘会,有496个企业提供7312个岗位,约12000人次进场求职;完成人事代理3597人;向87个单位派遣人才1364人,有外包单位29个,外包人数729人,有业务外包单位1个,业务外包人员102人。全年共举办农村实用人才培训701场,培训人数58508人次。深化国外引智工作,分别在德国、美国和日本为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丹毛纺织有限公司、迈村茶叶研究所引进急需人才。举办全国第二期稻鸭共作引智成果培训班。完成36名军转干部和4名随调家属的安置任务。2008年,丹阳市人事局被省人事厅评为全省人事系统先进集体,市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被省编办评为先进集体。
【推进新兴产业项目与人才对接】 2008年4月26日,市人事部门组织全市14个企业参加“2008镇江市新兴产业项目与人才对接洽谈会”,其中,江苏恒神纤维材料有限公司代表丹阳市与上海交通大学和东华大学签订技术项目合作与人才引进协议。市人事部门还多次组织企业到镇江、南京、安徽等地招聘企业项目所需高级人才1200余名。
【扩大人事公开招考范围】 市人事部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卫生、教育系统等事业单位实行公开招考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公开招考范围。2008年,组织云阳社区干部、珥陵镇村干部、地税局助征员、财政局工作人员的公开招聘,有978人报考,录取316名。
图15 德国专家在市妇幼保健院做医疗技术指导。(周国兴)
【成立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俱乐部】 由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主办的“丹阳市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俱乐部”,于2008年7月17日在江苏森林国际家具集团成立。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俱乐部的成立,为丹阳市企业家搭建一个集学习、研讨、考察、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9月6日,俱乐部邀请江苏省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处处长李国培到丹阳作《资本项目外汇管理面临的问题及政策走向》的首场讲座。
【开展非公企业职称评价工作】 为适应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的要求,2008年,市人事局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职称评定工作。2008年在丹阳舞台建设工程公司、华德工程公司分别召开工程中级职称专场评审会,两企业有59名专业技术人员获得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
【与高校共建人才引进基地】 2008年,市人事部门与中国矿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安徽职业技术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等32所高校开展合作,建设人才引进基地。1月7日,丹阳市举办人才引进基地授牌仪式,市政府向与会的32所高校授予“人才引进基地”铜牌。32所高校同时也为丹阳市12个规模企业授予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铜牌。
【举办高校招生义务咨询会】 2008年,市人才市场举办两场高校招生义务咨询会,与会高校106个,咨询人员2300人。高校咨询会是市人才市场近年举办的一项公益性活动,旨在为全市高三学生搭建与全国各类高校交流平台,使学生填报院校和专业志愿时更科学、更有针对性。高校招生义务咨询会深受高校和市高三学子及家长欢迎。
【迈村成为江苏省引进国外智力示范村】 近年来,市云阳镇迈村为提高茶叶生产水平,曾先后邀请日本专家吉田步(女)和中泽久志等外国专家指导茶叶生产技术,帮助制定茶叶安全清洁化生产工艺规程、建立机电一体化的连续加工生产线、研制茶园风扇防霜冻系统,有效地提高了名优早茶的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2008年10月,江苏省外专局在迈村“引进国外智力示范村”举行授牌仪式。迈村成为江苏省首批、镇江市首个引进国外智力示范村。
【实施“百名高层次海归创业创新人才集聚工程”】 为加快人才国际化步伐,促进自主创新和科技创业,2008年7月,丹阳市出台《市政府关于加快引进高层次海归创业创新人才的实施意见》,启动“百名高层次海归创业创新人才集聚工程”,计划在5年内引进100名高层次海归创业创新人才。凡在丹阳市创业创新并符合条件的海外人才可以享受扶持资金、免租用房、税收减免、税收抵扣、立项扶持、作价入股、风险投资、生活支持、公共服务、优秀人才奖励等十大优惠政策。(周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