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 校 工 作
【概况】 2008年市委党校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大精神,以“出精品、重服务、降消耗”为工作重点,推动教学科研工作。干部培训工作围绕十七大提出的“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总体要求,承担全市“一把手”十七大精神培训班、副局级领导干部轮训班、“三级联创”培训班等6个主体班共1580人次的培训任务。主动拓展培训对象,开设温州商会丹阳支部党员培训班、企业培训服务班和“走进新农村,探索新路径”培训项目。学历教育相继推出自学考试、网络大学、远程教学、资格培训等办学途径,创新学历教育与能力教育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开设会计从业资格培训。全年新招党校函授学员283人,新招国民教育函授学员177人。师资建设中,坚持新课试讲制度,提高专兼职教师教学能力。全年组织试讲23人次,有11名教师到部门及基层单位宣讲,为乡镇、部门以及基层社区讲课98场次,受众4万人次。科研调研取得一批较有影响的成果。全年共发表市级以上论文35篇,参与2项市级重点课题调研工作,在《丹阳日报》上开设解读市委全委(扩大)会报告专栏,获课题立项18个。
【新农村建设外宣培训项目】 2008年5月,党校抽调骨干教师就丹阳市新农村建设概况进行专题调研,遴选出“城乡一体化”的界牌模式、“三个一批”的新桥模式、创建文明村常兴村模式以及司徒杏虎村模式四种有代表性的新农村建设路径。通过制作彩页、邮寄函发等形式,宣传丹阳市新农村建设成果,为各地新农村建设提供考察观摩现场。7月以来,接待江苏邗江、安徽凤台3批共200余人到界牌镇、埤城镇等学习考察。
【《天人论》获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2008年12月,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刘绛昊的专著《天人论———关于周易的哲学思考及其应用研究》一书在省委党校第六届全省党校系统科研成果评选中获二等奖。这是自该校成立以来,在科研工作方面获得的最高奖项。(朱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