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 传 工 作

【概况】 2008年,丹阳市宣传思想工作以学习、宣传、贯彻中共十七大和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从服务于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全市工作大局。创新理论学习、宣传、研究方式,夯实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科学思想理论基础,增强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强化宣传干部队伍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其社会舆论引导能力。营造科学发展浓厚舆论氛围,策划开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撤县建市2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等。继续建好、管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丹阳市博物馆被市委正式命名为丹阳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达16个。构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出台《丹阳市关于重大文艺作品创作的资助管理办法》,进一步引导、鼓励和扶持文艺创作生产,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推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深入开展,2008年,丹阳市通过江苏省文明城市复查,再次被授予江苏省文明城市。(邵 翔)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现全免费开放】 2008年3月,市委宣传部对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调研重审,进一步掌握各基地的运行状况和存在问题,撰写《关于我市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开放工作的调查报告》。在调研重审基础上,制定落实了补贴方案和标准,确定免费开放单位,分别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丹阳革命陈列馆、博物馆、贺甲战斗纪念馆、许杏虎烈士旧居、西门小学、中共(京沪)路北特委旧址、延陵贡氏宗祠共8家爱国主义基地进行了补贴,补贴金额达67万元。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从2008年5月1日起,丹阳市所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现全免费开放。
【举办“五下乡”集中行动】 2008年1月15日,市委宣传部在埤城镇门楼村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法律、金融“五下乡”集中活动。丹阳市21个部门,150余位行业专家、业务骨干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提供文艺演出、扶贫捐赠、打假咨询、农业科技项目咨询、特价书市等17项便民服务项目。受到当地群众欢迎。集中活动之后,33项“五下乡”订单式服务开始走进全市农村,有力推动了“常下乡”工作的开展,全年实现送戏下乡120多场、送电影下乡2000场、送卫生下乡近100场、送科技下乡近700场、送法律下乡200场,有效服务于三农工作。订单式服务经验被《新华日报》、《镇江日报》报道,并在全省推广。
图9 2008年1月15日,“五下乡”服务团在埤城镇门楼村为民服务。(洪 伟)
【央视媒体关注丹阳】 2008年,市委宣传部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主动策划外宣议题并与主流媒体对接,多次邀请央视媒体来丹作专题宣传报道。2008年3月,中央电视台第一套《科技博览》和经济频道《中国国情报告———三农篇》栏目摄制组分别对丹阳九里季子庙景区、中国(丹阳)眼镜城、江苏万新光学公司和后巷五金工具产业发展情况进行采访。4月,中央电视台一套《夕阳红》栏目摄制组,采访丹阳市“十佳孝子孝女”孙春兰。5月22日,中央四套《中国新闻》报道了沃得机械支援四川地震灾区的新闻。6月29日,中央四套《中国新闻》整点新闻报道了丹阳中国特色魅力城市的新闻;8月19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报道了天工惠农农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的情况。10月28日,与中央电视台合作举办《丹凤朝阳———改革开放30年的丹阳记忆》大型文艺晚会。同月,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摄制组来丹拍摄九里季子庙景区和神墩、葛城、珥城遗址以及齐梁帝王陵墓遗址。2008年,中央电视台5个栏目摄制组来丹进行专题采访,共播出专题新闻报道16条。(马 旭)
【举办市镇两级党委中心组季度讲座】 2008年3月17日,市委宣传部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蒋和平教授,作“以建设现代农业为重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的专题季度讲座。7月2日,邀请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土地勘察规划院院长陆效平就“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政策”作专题季度讲座。8月25日,邀请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教授进行“人文和生态城市建设”专题季度讲座。(金 艳)
【强化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 2008年,市委宣传部进一步强化网络舆情监管,召开网评员座谈会,加大网评员队伍培训力度,引导扶持丹阳新闻网、丹阳广电网发展,主动设置议题组织网上健康文化活动。4月29日,市委宣传部组织中国丹阳网、丹阳新闻网、丹阳广电网、丹阳教育网、翼网、丹凤朝阳网、丹阳网7个重点网站和40余名网民开展“丹阳文化网上行———历史文化游”活动。网民们先后游览凤凰山遗址、岳氏宗祠、九里季子庙、白龙寺、嘉山风景区、南朝石刻。游览结束后,网民们纷纷在网上发帖,推介丹阳历史文化。2008年5月~12月,开展丹阳市2008年度“五佳文明版主”和“十佳文明网民”评选活动,通过网站推荐、网上投票,网上公示等方式,共收到5万余张网民选票,评选出5名文明版主和10名文明网民并进行了表彰。(马 伟)
【举办抗震救灾大型广场募捐活动】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2008年5月17日,市委宣传部、丹阳市慈善会、丹阳市红十字会共同发起并组织丹阳广播电台、丹阳新闻网、丹阳网、翼网、丹凤朝阳网在人民广场举行“众志成城,我们的心一起跳动”抗震救灾大型募捐、签名送祝福活动,得到市民的广泛支持和参与,共募捐善款253099.03元。(马 伟)
【开展理论学调活动】 从2008年4月起,市委宣传部在镇局级领导干部中开展“坚持科学发展、迈向现代化”专题学调活动。全年共征集到50多篇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调研文章,其中部分优秀成果在《丹阳日报》理论专刊上分期发表,并整理编印发放理论文集《涌流集(五)》。(金 艳)
【创卫宣传成效显著】 2008年5月,围绕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市委宣传部专门下发通知和宣传标语内容,充分利用新闻网络媒体、公益广告牌、街道楼体标语、工地围墙、电子屏幕等载体开展社会宣传,规范宣传内容,明确宣传要求,对宣传地点进行细化,对宣传力度进行量化。全年发布大型公益广告21处、灯箱广告300条、墙体标语500条、横幅标语1000条、电子屏广告20余处,印制发放创卫宣传、健康教育册页30万份,为丹阳成功创成国家卫生城市作出重要贡献。(洪 伟)
【开展纪念改革开放和撤县建市20周年文化月活动】 2008年9月28日~10月28日,市委宣传部组织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丹阳撤县建市20周年庆典系列文艺活动。活动在人民广场、小东门广场、地税广场、文化城汇演厅、市行政中心广场、奥体馆、会展中心等地举行。文艺节目有群艺、丹剧、锡剧以及外地综艺专业团体演出等,共组织演出50场。其间,还举办6场球赛、放映100场电影,广泛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马 旭)
【举办“丹凤朝阳”大型文艺主题晚会】 2008年3月10日~4月2日,市委宣传部召开3次座谈会,研究探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活动方案。5月,下发《关于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的通知》,对各类纪念活动进行宏观组织和协调。9月11日,市委、市政府正式确定与中央电视台合作举办“丹凤朝阳”大型文艺主题晚会,市委宣传部用短短47天时间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组织规模大、安全保卫工作难等诸多困难,于2008年10月28日晚上8:00,在市行政中心广场成功举办“丹凤朝阳-改革开放30年的丹阳记忆”大型文艺主题晚会。晚会开幕前,镇江市委常委、丹阳市委书记李茂川发表了重要讲话,整台晚会通过央视主持人王小丫、凤凰卫视主持人许戈辉和丹阳电视台张言的共同主持,以丹阳改革开放的“三个记忆”,即改革开放以来丹阳的大型企业、小家庭以及新农村的变化和市民选出来的“五张名片”,即丹阳的眼镜、封缸酒、齐梁故里、吕氏三杰、季子德信为主线,反映了丹阳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巨大变迁。晚会群星荟萃,邀请了蔡明、蔡国庆、谢霆锋、刘若英、胡彦斌等多位明星加盟,把纪念庆祝活动推向了高潮,1.8万嘉宾和市民现场观看演出,80万丹阳市民通过电视现场同步直播共享了盛会。(马 旭 洪 伟)
图10 2008年10月28日“丹凤朝阳———改革开放30年丹阳的记忆”大型文艺晚会现场。
【举办“撤县建市”20周年大型图片展】 2008年8月~12月,为庆祝丹阳撤县建市20周年,市委宣传部举办大型图片展。图片展涉及丹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浓缩丹阳近30年来的发展历程,展示城乡大地的巨大变化,记录各行各业改革开放的足迹。全市有40个党委、12个部门参加组展,展板面积达750平方米,参观群众达1.5万余人次,是丹阳历史上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内容最全的一次展览。结合图片展的举办,市委宣传部还在全市组织开展“看成果、话改革、谋发展”主题教育活动。
【《历程》一书出版】 2008年3月~9月,市委宣传部通过媒体宣传,组织推荐,共征集到74件典型代表事件和41位典型代表人物。经多方研究,确定其中30件事件和30位人物进行了重点宣传。9月~11月,组织28人的采写团队分赴基层深入挖掘和采访。12月18日,《历程———改革开放30年30事30人》一书正式出版,并以此为契机,开展了相关的宣传教育活动。(洪 伟)
【举办首批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2008年5月12日~5月15日,市委宣传部和市政府新闻办在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举办丹阳市首批新闻发言人培训班。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孟建、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助理董关鹏等专家作政府新闻发布的理念与技巧的讲解,并模拟新闻发布,让学员对新闻发言人工作有更切身的感受,提高学员的实际工作技能。(马 旭)
【开展系列活动庆祝建党87周年】 2008年6月~7月,市委宣传部开展系列活动,纪念建党87周年。6月29日组织“庆七一,迎奥运,讲文明”大型广场文艺晚会,举办红色经典影片展播月活动,开展“思想大解放,推动大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利用讲师团资源优势,围绕“学习十七大、学习新党章”开展宣讲活动,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引向深入。(洪 伟)
【召开镇村文化阵地建设现场观摩会】 2008年11月3日,市委宣传部在皇塘镇召开全市镇村文化阵地建设现场观摩会,市四套班子分管领导、各镇分管镇长、宣传委员近40人参加会议。与会者现场观摩皇塘镇大庄村的文化室、中彩印务公司文化产业发展和企业文化建设情况,举行皇塘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授牌仪式,听取皇塘镇关于创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情况介绍,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沈岳方就全面完成镇村文化阵地建设进行部署,并提出实现“建阵地”向“用阵地”工作重心转变的具体要求。(邵 翔)
【配送文化设施到基层】 2008年12月12日,市委宣传部在市文化局小会场举行舞龙腰鼓发放仪式,将30条龙灯、15套锣鼓器材以及1500只腰鼓配发给各镇(区),扶持各镇(区)组建舞龙队和腰鼓队,以此推动基层群众文化、镇村特色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马 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