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 础 设 施
【交通】 丹阳交通发达,便捷的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已初步构筑了丹阳现代化立体交通格局和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
铁路 沪宁铁路穿境而过,境内设有丹阳站,年发送旅客131.6万人。2008年丹阳站停靠高速列车动车组。2008年完成客运137.1万人次、运输收入4980万元。 境内京沪高速铁路在建,设有丹阳预留站;沪宁城际铁路在建,丹阳境内全长296公里。
公路 过境主要有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222、122、321省道及本市的市镇公路、镇村公路,构成了丹阳与外地、市区与乡镇、乡镇与乡村间更为密集的公路网络。市区设有汽车站(长途客运)、汽车东站(快客客运)、客运中心(短途客运)3个客运龙头企业和数十个货运企业,交通运输更为快捷便利,全年完成客运量130.1万人次。
水路、航空 京杭大运河与丹金溧漕河、九曲河及部分支线航道,构成了丹阳的水运网络。苏南运河丹阳段29.1公里,达国家四级航道标准,能常年通过500吨级船队,年船流量达30.1万余艘次。丹阳港年吞吐量26.3万吨。丹阳市区至外贸港———大港仅30公里。距坐落在本市境内的常州机场30公里,距南京禄口机场100公里,对外贸易和交流方便快捷。

图6 苏南运河陵口先导段“四改三”工程竣工。(航道处)
【邮电通信】 全市城乡邮路2534公里,投递线路总长4497公里,建有与全国联网运行的邮政储蓄“绿卡”系统及电子对账系统、特快专递全国联网查询系统、报刊发行全省联网要数系统、商业信函自动处理系统等。全市有城乡38个邮政网点,经营的业务种类有邮政储蓄业务、信函、包裹、报刊、特快专递、集邮、物流配送、电子汇兑、礼仪业务、代理保险、电子商务等。
全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36.66万门,小灵通用户达到9.05万户,固定电话用户27.61万户,互联网注册用户8.82万户。电信宽带城域网已具相当规模,主干光纤通达全市乡镇,交换点遍布全市各地,可满足各种用户的联网要求。
移动用户53.5万户。GSM数字移动电话网络不仅实现丹阳境内无缝覆盖,还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世界123个国家和地区共221个运营公司开通自动漫游业务。
【电力】 全市共有35千伏以上公用变电所35座,其中220千伏变电所5座、110千伏变电所19座,35千伏变电所11座,总容量达287.46万千伏安。2008年供电量42.11亿千瓦时,售电量38.28亿千瓦时。市区有2个热电厂,各有2台1.2万千瓦抽汽供热两用机组,2008年已完成发电量690万千瓦时,上网电量264万千瓦时。

图7 新建成的高压输电线路。(万新云)
【服务】 丹阳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市场繁荣,生活方便,适宜居住生活。城区有4所省四星高级中学,形成高、中、小、幼合理配套,师范、职教、进修、电大等为补充的多层次义务教育及国民教育体系;有包括二级甲等医院在内的近十家医疗保健机构;有大型超市、商场十余家,小市场、农贸市场遍布社区;银行、保险机构众多,门类齐全,服务便捷;有星级酒店6个,餐饮、住宿、休闲极为方便。(史志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