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期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

关闭

滚动鼠标滚轮,轻松浏览图片集

键盘→←键同样支持翻页

1

94

本期作者:1

1945年9月6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在重庆柳亚子家为争取和平、民主、团结而题词。

2

94

本期作者:1

1945年8月28日,应蒋介石的邀请,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临行前张治中(国民党政府代表)、毛泽东、赫尔利(美国驻华大使)、周恩来、王若飞在延安机场合影(左起)。

3

94

本期作者:1

1945年8月28日,在美军驻延安观察组门前留影。左起:周恩来、赫尔利、毛泽东、张治中、朱德。

4

94

本期作者:1

1945年9月6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在重庆柳亚子家为争取和平、民主、团结而题词。

5

94

本期作者:1

1945年10月7日苏浙军区政治部发布了《为了和平民主团结让出江南转移至江北进军动员大纲》。

6

94

本期作者:1

中共中央根据国共谈判达成的协议,决定苏南、浙东、皖南、皖中等八个解放区的党政机关和武装部队渡江北撤。1945年10月1日新四军颁发的《江南新四军北移告别民众书》。

7

94

本期作者:1

1945年12月1日,昆明学生举行“反内战,争民主”游行示威,反对美蒋制造内战,遭到反动政府的血腥镇压,发生震惊全国的“一二•一”惨案。

8

94

本期作者:1

丹阳县委、县政府在访仙前册塘村召开北撤留守会议,会议旧址。

9

94

本期作者:1

茅山警卫团领导人北撤前的合影(左起):廖堃金、凌海波、周峰。

10

94

本期作者:1

茅东县党的特派员兼武工队长张仲英。

11

94

本期作者:1

1945年10月10日,国共两党代表商定的《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双十协定)在重庆桂园的这间客厅内签字。

12

94

本期作者:1

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对时局宣言,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号召全国人民为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宣言影印件。

13

94

本期作者:1

对江南新四军北撤的报道。

14

94

本期作者:1

镇句县党的特派员胡英(左冰)。

15

94

本期作者:1

茅山留守处主任薛斌写给留守人员的亲笔信。

16

94

本期作者:1

丹北中心县委书记兼江南留守处主任陈云阁。

17

94

本期作者:1

山警卫团领北撤前部分同志留影。前排(左起)蔡兆鹏、张松柏、周彬,王言;后排(左起)张冰痕、周峰、眭中、吴可如。

18

94

本期作者:1

“双十协定”影印件。

19

94

本期作者:1

1945年9月20日左右,苏中五地委在新桥段家桥召集丹阳、镇江、镇句等县县委书记、县长会议,研究布置北撤工作。会议旧址。

20

94

本期作者:1

1945年9月6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在重庆柳亚子家为争取和平、民主、团结而题词。

21

94

本期作者:1

新四军北撤后,丹阳地区留下部分党政干部和少数警卫武装,建立起留守组织,处理善后,坚持斗争。茅山工委书记徐明。

22

94

本期作者:1

1945年10月13日,蒋介石密令个战区司令,遵照他的《剿匪手本》“努力进剿”中共军队。这是蒋介石的“剿匪手本”。

23

94

本期作者:1

新华社关于新四军军部发言人就北撤发表谈话的报道。

24

94

本期作者:1

丹阳县党的特派员宦德胜。

25

94

本期作者:1

新四军留守组织写的墙头标语。

26

94

本期作者:1

丹北中心县委交通站联络点旧址(魏长命家)。

27

94

本期作者:1

1947年7月1日,宦德胜、张利群、高俊杰(左起)于胡家大冷家附近山湾里合影。

28

94

本期作者:1

国民党的“剿匪”标语。

29

94

本期作者:1

1946年8月18日,茅东县武工组长张国荣在全州培棠村岳家祠堂宿营时遭敌包围,被捕后惨遭杀害。这是培棠岳家祠堂近照。

30

94

本期作者:1

丹北中心县委交通员张长寿。

31

94

本期作者:1

美国代表马竭尔与蒋介石密谈“剿共”阴谋。

32

94

本期作者:1

1946年11月25日,茅山工委代理书记余慎等6人在金坛城东大荒田宿营时遭敌包围,激战2小时,余慎等4人牺牲。余慎烈士和余慎烈士纪念碑。

33

94

本期作者:1

1948年4月14日,茅山工委委员、新四军茅山留守处主任薛斌因叛徒告密在上海被捕,12月被杀害于常州。薛斌烈士和薛斌烈士纪念碑。

34

94

本期作者:1

《申报》关于国民党加紧镇压中共地下党员的报道。

35

94

本期作者:1

马竭尔一面同周恩来谈判,一面同国民党策划向解放区进攻。

36

94

本期作者:1

1946年7月上旬,交通员周光田在里庄附近荆巷村向茅山工委转达“七一指示”。周光田的护照。

37

94

本期作者:1

1946年1月10日——31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中共代表周恩来在开幕会上致词。2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指出“从此中共走上了和平民主建设的新阶段”。

38

94

本期作者:1

新四军留守组织写的墙头标语。

39

94

本期作者:1

1946年4月17日,茅山工委书记徐明由丹阳宿营句容北塘庄时,遭敌包围而牺牲。徐明纪念碑。

40

94

本期作者:1

丹北中心县委交通站——闽渡庵交通站旧址。

41

94

本期作者:1

1946年7月1日,华中分局发出《给熊兆仁、倪南山二同志的指示信》,即“七一指示”。

42

94

本期作者:1

余慎烈士墓。

43

94

本期作者:1

薛斌烈士墓。

44

94

本期作者:1

烈士夫人左冰1959年撰写的回忆文章——《怀念仲英》。

45

94

本期作者:1

1946年3月25日,茅山工委发表《为制止破坏和平行动再向各界呼吁书》。

46

94

本期作者:1

1945年2月上旬,华中分局江南办事处特派员眭中在云林谢家桥传达上级关于和平民主建设新阶段的指示。特派员眭中。

47

94

本期作者:1

1946年2月26日,茅东县特派员张仲英在云林武巷村宿营时,遭国民党绥靖督导团珥陵纠察队围捕,后被杀害于常州。解放后烈士家乡政府赠予的“典型犹在”纪念匾。

48

94

本期作者:1

1947年3月26日凌晨,十地委书记金柯及陈云阁、赵文豹、宦德胜等在荆林前坞村宿营时遭丹阳县保安大队包围,经激战顺利突围。前坞村战斗提成。

49

94

本期作者:1

1948年3月24日,镇江县越东区联络员李景福在埤城白龙寺北雀梅墩活动时,遭胡桥朱家岗县保安中队的袭击,突围时牺牲。李景福牺牲。

50

94

本期作者:1

大冷甲、文段山战斗纪念亭(碑)。

51

94

本期作者:1

留守坚持在京沪铁路县和丹金武地区活动、被人们称为传奇式人物的铁道特派员葛文英(中),1949年6月,在镇江伯仙公园与陈英(左一)、吴休(左三)的合影。

52

94

本期作者:1

1948年7月14日,丹阳县特派员宦德胜集中留守干部在黄墟八亩山村开会时,遭黄墟、朱家岗两个县保安中队的合围,激战中牺牲。宦德胜烈士墓。

53

94

本期作者:1

国民党抄写的张利群为筹储活动经费所起的函。

54

94

本期作者:1

后巷烈士纪念碑。

55

94

本期作者:1

1947年2月8日,十地委在胡桥大冷家村准备召开镇丹扬工委扩大会议时,遭遇国民党丹阳县驻朱家岗保安分队,后转移文段山。敌六七百人在六0炮和轻重机枪掩护下,向文段山制高点发起猛烈攻击,激战4个多小时,以牺牲10多人,负伤9人的惨重代价,换来了十地委和各地留守干部的安全转移。大冷甲,文段山战斗遗址。

56

94

本期作者:1

留守坚持在大江南北、铁路南北的女交通员丁文英(左)、赵秀英(中)、徐芙英(右)。

57

94

本期作者:1

1947年4月6日,茅东县武工组长恽白率武工组夜宿行宫殷甲村,遭丹阳县保安大队包围,突围时负伤而被活活烧死。恽白烈士。

58

94

本期作者:1

中共华中十地委关于《蒋管区京沪路北如何坚持斗争的初步总结报告》。

59

94

本期作者:1

陈云阁:「坚持江南斗争三年工作报告」。

60

94

本期作者:1

1948年9月,为加强路南原金坛和张堰、折柳地区的恢复工作,建立了以高俊杰为书记的丹金武工委。工委书记高俊杰。

61

94

本期作者:1

唐鑫生烈士。

62

94

本期作者:1

1948年3月5日,薛晓春率武工组隐蔽司徒至德岗村时,与前来包围的驻句容白兔的敌内警便衣队发生激战。武工组毙敌八九名,击毁2挺机枪后突出重围。康迪警卫员陈志珊中弹牺牲。这是战斗旧址。

63

94

本期作者:1

1947年12月22日,新华区武工队队长孙春度在武进山北乡九圩埭宿营时遭孟河敌人包围,激战中牺牲。孙春度烈士之墓。

64

94

本期作者:1

大冷甲、文段山战斗纪念亭(碑)。

65

94

本期作者:1

1947年8月,为恢复茅山地区工作,后十地委将镇句县委改建为茅山工委。工委书记康迪。

66

94

本期作者:1

茅山工委委员薛晓春。

67

94

本期作者:1

1948年5月,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华中工委建立江南工作委员会,以加强对敌后工作的统一领导。工委副书记陈云阁去苏北任职时渡江乘坐的交通船。

68

94

本期作者:1

1946年7月,姜氏兄弟创办私立鹤溪中学,作为党宣传革命理论、培养进步青年的又一个活动据点。这是解放后学校师生在校门前和校园亭子里的合影。

69

94

本期作者:1

1946年7月,姜氏兄弟创办私立鹤溪中学,作为党宣传革命理论、培养进步青年的又一个活动据点。这是解放后学校师生在校门前和校园亭子里的合影。

70

94

本期作者:1

1948年8月19日,新华区武工区在新桥娘娘庙伏击新桥乡反动自卫队长蔡兆金,由于敌情变化,仅毙敌1名,蔡逃脱。武工队员牺牲两人,副队长唐鑫生重伤后不治牺牲。这是战斗纪念碑。

71

94

本期作者:1

1947年9月,通讯员宦福昌在访仙塘里村为掩护张利群等领导突围而壮烈牺牲。宦福昌在管山的土墓。

72

94

本期作者:1

1946年8月,姜沛南创办进步报纸——《正报》并自任社长,积极宣传爱国民主思想。丹阳《正报》社旧址。

73

94

本期作者:1

蒋立调其胞弟姜沛南回丹阳协助其工作。这是姜沛南。

74

94

本期作者:1

烈士亲属面对牺牲的亲人悲痛欲绝。

75

94

本期作者:1

共产党的外围组织——解放社结束时举行集会的开会通知。

76

94

本期作者:1

1947年5月20日,京沪苏杭16所专科以上学校学生5000余人,为挽救教育危机联合大游行,呼喊“反饥饿,反内战”的口号,丹阳学生积极响应。

77

94

本期作者:1

1949年4月22日凌晨,国民党丹阳反动县县长王公常在新北门城外河沿活埋共产党员王书荣、徐泰贞、孙正火以及无辜群众等9人,酿成了骇人听闻的“四二二惨案”。这是丹阳解放后,人们在挖掘被活埋的烈士遗体。

78

94

本期作者:1

1948年11月,张绍组、眭新亚、任凯原等经茅山工委书记康迪批准,建立党的外围组织——解放社。这是原解放社成员在正报社旧址前的合影。左起:邹雪梅、张陶普、眭新亚、吴达明、任凯原、沈涯夫。

79

94

本期作者:1

丹阳县山南武工队队长茅志清潜入丹阳城,领导保卫丹阳纱厂的斗争。丹阳纱厂旧貌。

80

94

本期作者:1

解放社结束时制作的纪念书签。

81

94

本期作者:1

毛泽东起草的电报令:《四野提前过江》。

82

94

本期作者:1

1949年3月21日,武工队长耿龙富率武工队员在镇丹区后河阳镇征收公粮时,遭国民党“雄风部队”包围,激战中牺牲。这是战斗旧址。

83

94

本期作者:1

北平学生在天安门前举行“反饥饿,反内战”大游行。

84

94

本期作者:1

毛泽东起草的电报令:《四野提前过江》。

85

94

本期作者:1

毛泽东关于渡江作战的电报手稿。

86

94

本期作者:1

1946年2月,原新四军五师政治部宣传部长蒋立(原名姜泰南)受华中分局城工部派遣回丹阳开展地下斗争。这是蒋立。

87

94

本期作者:1

解放军渡江突击队冲向江南滩头。

88

94

本期作者:1

毛泽东起草的电报令:《四野提前过江》。

89

94

本期作者:1

解放军冒着敌人的炮火奋勇渡江。

90

94

本期作者:1

丹阳人民欢迎解放军渡江的标语。

91

94

本期作者:1

公安干部和战士将王公常押至刑场枪决。

92

94

本期作者:1

在解放军追击残敌途中,人民自发地沿途送茶为战士们解渴。

93

94

本期作者:1

1949年9月20日,丹阳县城召开万人大会,公审反动县长王公常。

94

94

本期作者:1

丹阳县人民政府枪决王公常的布告。

详细介绍

点击箭头可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