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书籍列表 > 历史文化馆 > 文物古迹
古建筑-古 桥
浏览次数:2710次 来源:空 创建时间:2018-05-19

丹阳古桥有石拱桥、石板桥、木桥3类。明清时,丹阳的古桥约有400余座。解放后,随着河道的拓浚和机耕路、公路的建设,古桥多被改建为现代桥梁。至1999年底,市内古桥只存20余座。除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已于前面介绍外,现陈述11座于下:

    1.宝成桥

    俗名老西门桥,位于旧县城西水关门外,现老西门大街西首。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建,为单孔石拱形。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桥因倾圮重修,雍正年间,邑人林嗣益捐修。民国25年(1936年)桥面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现桥尚存,桥东有万历知县韩万象立碑,碑文分3行,纵右如下:

新建南门闸西门桥记  督工   

丹阳县知县韩

万历三十四年五月       

2.迎春桥

    俗名东门大桥,位于旧县城东水关门外,今千家乐市场东南首。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邑人捐修。初为单孔石拱形,日伪时期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拱形桥,桥长11.6米,宽5.38米。

    3.南薰桥

    俗名大南门桥,位于大南门外护城河上。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建。原为长条石拖板桥,跨度6米,宽2米。

    4.云阳桥

初名清化桥,位于新桥南约200米处。始建年代不详,宋嘉熙二年(1238)知县刘宰重建,邑人念其贤,故俗称贤桥。为单孔石拱形。明成化五年(1469)、弘治间和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多次修建。自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城区扩建后,此桥成为古县的重要桥梁之一。清康熙末知县谢亦骥有《云阳桥月夜》诗云:水阁雕栏对石栏,一轮明月挂中霄;当年未凿香河水,运艘连帆趁夜潮。即指此桥。1975年填塞内城河为城河路,桥被拆除,原址辟作贤桥广场。   

5.寺前桥

    位于城内寺前弄与姜家园间内河上,在原普宁寺对面,因寺而得名。元至正十年(1350年)建,为单孔石拱形,长6米,宽3米。明景泰年间圮,成化四年(1468年)募建。清道光二年(1822年)和宣统三年(1911年)均有修建。此桥今尚存。

    6.安镇桥

    俗名南桥,位于城内双井巷南端内河上。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由砖匠胡永兴建,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邑人捐修。为单孔石拱形,桥长6米,宽4米。19765月拆除,改建为砖石结构双拱涵洞桥,今尚存。

    7.惠政桥

    俗称斜桥,位于城内东门大街内河交汇处。建造年代不详,明成化中(1465-1487)重修,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再修。原为木结构平桥,宽4米。1957年改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桥。

    8.萃秀桥

俗名尹公桥,位于旧县城东门外运河废航道上,今东亚大酒店北侧。始建于明万历初年,由丹阳知县尹良任主建,故称尹公桥。为单孔石拱形。清雍正十年(1732年)桥身倾塌,邑人捐修,乾隆十五年(1750年)重修。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惑于风水之说,移建于宝塔湾处。光绪三十年(1904年)迁原址新建。民国20年(1931年)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公路桥,1975年在原址西10米处另建新桥,旧桥仍保留。1995年旧桥拆除,按原样重建。桥拱两侧镌有四□□各1对,桥联各1副。                          9.七里桥   

原址在丹金溧漕河起点处,位于旧县城东七里,故称。宋元祐二年(1087)始建,明洪武间重建,成化元年(1465年)改建为石桥。嘉靖年间易名麦舟桥,是以范仲淹子纯仁以麦舟赠石曼卿而命名。1958年拓浚京杭运河时拆除。   

10.简桥

    原址在旧县南3里简渎河上,即今简渎河口处。东晋年间建,相传东晋时道家谌母元君掷简于此,故称。1963年拓浚简渎河时被拆除。

    11.泰定桥

    原名大桥。原址在旧县城东45里吕城镇(横跨京杭运河)。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由里人鄞县主簿窦湘建。元泰定年间重修,因名泰定桥。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重修。1959年拓浚运河时被拆除,次年于原址建桁架木桥,1970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双曲拱桥。90年代中京杭运河整治时被改建为大拱形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梁。

 


Copyright©2006 www.njgl.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丹阳市史志办 推荐使用IE6.0,1024*768或更高分辨率浏览

苏ICP备12004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