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武
刘武,为西汉荆王刘贾次子。其父为刘邦堂兄,扶助刘邦建立汉朝,屡建奇功,被封为荆王,并封53城邑为荆国。汉高祖十年(公元前196年)七月,淮南王黥布谋反,刘贾领兵征讨,战败身亡。其兄刘文因屡遭吴王濞凌迫,抑郁而卒。刘武为免遭迫害,隐居曲阿珥塘,后乃继承爵位,并将刘氏以国号改为荆姓,以示永远纪念父王封号。
殷 礼
殷礼,字德嗣,三国吴云阳(丹阳)人。少时,“弱不好弄,潜识过人”,被丞相顾雍子顾邵赏识,甄拔人仕,初为郡吏。19岁任吴县丞,后任尚书户曹郎。
三国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率大军伐吴,败北,不久病逝。诸葛亮为匡扶汉室,决定联吴抗魏,于章武三年派尚书郎邓芝出使东吴,重修与好。次年夏,孙权派辅义中郎将张温赴蜀答礼。殷礼经张温举荐,一同随行。至蜀,受后主刘禅及丞相诸葛亮的盛情款待。其间,殷礼弘雅英秀,谈吐不凡。诸葛亮赞叹说:“东吴菰蒲中,乃有奇伟如此人。”意即东吴的茭白和芦苇丛中,竟藏有如此非凡之士。临别,诸葛亮亲率文武百官在长亭设宴饯行,礼遇极厚。
后来,诸葛亮写信给其兄诸葛瑾,高度赞赏“殷德嗣秀才,今之侨西者也。”侨西即春秋时郑大夫公孙侨(子产)和晋大夫羊石西,两人均以才德著称。
殷礼自蜀回吴后,被迁升为尚书户曹郎。不久,张温遭孙权忌疑,借事问罪,黜退还乡。殷礼也因此受到冷遇,改任零陵太守,至卒。
萧 晔
萧晔(467~494年),字宣照,南兰陵人。为齐高帝萧道成第五子,由罗妃所生。从小随父居淮阴。其多才学,与诸王共作“知句诗”,呈父阅,赞为佳作。
南朝齐建元元年(479年),萧道成称帝,萧晔被封为武陵王。建元三年,出为使节,都督东阳、会稽、新安、永嘉、临海5郡诸军事。建元六年,其兄萧赜即帝位,萧晔常以言忤旨,渐被疏远,迁任二弟萧嶷府宅前将军、太常卿等闲职。之后,萧赜命萧晔任江州(九江)刺史,要萧晔让出府宅,给皇子居住。萧晔不肯,说:“先帝赐臣此宅,使臣歌哭有所。陛下欲‘以州易宅’,臣请‘不以宅易州’。”萧晔赴江州上任,仅百余日,就被州府总管赵渥之奏劾其过失,于是又回朝廷任左民尚书。
萧晔性格放纵,为人耿直。一年冬天,路遇一乞丐,即脱下短袄赠之。竟陵王萧子良见五叔衣服单薄,脱襦给他。萧晔不受,说:“我脱袄给人,怎么好再接受你的呢?”
隆昌元年(494年)卒,时年28岁。追赠司空。
萧 懿
萧懿,字远达,丹阳北乡人。为南齐尚书令。
萧懿初为梁州刺史,正逢北魏拓跋英率兵进攻汉中。敌众我寡,萧懿决定守城待援。魏兵围之数十日,城中粮将尽。萧懿命人秘密封关十几座空粮库,然后告示全城军民:“此中粟皆满,足支二年,但努力坚守,何患无食!”于是,士民乃安。后魏兵亦断粮草,不战自退。
当时,东昏侯萧宝卷荒淫无度,滥杀无辜。南齐大将崔慧景引兵叛乱,挥师直指京城建康。皇宫台城危在旦夕,萧宝卷急令萧懿进京救驾。萧懿正在吃饭,圣旨到,“投箸而起”,率数千兵自采石矶渡江,一阵激战,叛军将领崔慧景被斩。
平乱有功,萧懿被封为尚书令。此时萧懿的弟弟萧衍还在雍州(湖北省襄阳市)任刺史。萧衍写密信派人送给兄长:“主上无令誉,一朝祸发,拔足无路。若不早图,后悔无及。”萧懿置若罔闻。果不出所料,萧宝卷听信馋言,欲杀之。有人密报萧懿,劝其奔逃。萧懿日:“自古皆有死,岂有叛走尚书令耶?吾宁坐以待之耳。”
不久,萧懿奉诏入省,以药赐死。死前,尚日:“死而无憾,然家弟在雍州,深为朝廷忧之。”忠诚之心感人,实为愚忠。
天监元年(502年),梁武帝追赠其为丞相,封长沙王。谥宣武。
萧 秀
萧秀(475~518年),字彦达,南兰陵人。萧顺之第七子。秀年13岁时生母吴太妃亡,其父命侧室陈氏抚育成人。梁天监元年(502年),被封为安成王,历任南徐(镇江)、江州(九江)、荆(湖北江陵)、郢(湖北武昌)、雍(湖北襄阳)等州刺史。
萧秀文雅庄重,宽厚待人,施仁政于民。初任南徐州刺史时,适逢灾荒,百姓流离失所,他常以私财赈济贫民。天监七年,任湖北荆州刺史,立学校,招隐士;年遇水灾,以2万斛粮赈济灾民。
天监十三至十五年任郢州刺史间,他勤政爱民。每遇冬季,均赶制棉衣,散发给贫寒之人。于是,山野盗贼亦受其德政感化,缴械投顺。
天监十六年,奉调任雍州刺史,时萧秀已积劳成疾,重病在身。未至驻所,病发而亡,时年44岁。追赠侍中、司空,谥康。葬于建康郊外甘家巷。
萧 介
萧介(476~548年),字茂进,南兰陵人。萧介少颖悟,有器识,博览经史,挥笔成文。南朝齐永元末年(501年),仕齐,职著作佐郎。梁天监六年(507年),为太子舍人。天监八年,任尚书金部郎。天监十二年,为主客郎。后任吴县县令。湘东王萧绎慕其才名,奏报当朝。普通三年(522年)调湘东王府,任职咨议参军。大通二年(528年)任给事黄门侍郎。大同二年(536年),任武陵王萧纪王府长史。后又出任始兴太守。他在任时,刑宽政和,能施恩德于民。大同七年,调回京城,升为少府卿、加散骑常侍。时恰逢朝廷选拔司职官员,他以其博学才识,被录为都官尚书。
梁武帝赏识其才华,每逢军国大事,必先征询方略。还对宰相朱异说:“萧介,端右之才也”。一次,梁武帝设便宴,饮酒赋诗助兴,藏盾赋诗不成,罚酒一斗,一饮而尽,面色不变,言笑自如。萧介落笔成文,文词尽美。梁武帝高兴地说:“藏盾之饮,萧介之文,即席之美也”。
中大同元年(546年),萧介以老病辞职,梁武帝优诏不准,派仆射魏详诣府拜谒。后改职光禄大夫。
太清二年(548年)正月,萧介疾病缠身,为报皇上知遇之恩,乃奋笔上表,劝梁武帝不要容纳侯景,谏文:“侯景以涡阳败绩,只马逃命。陛下不悔。现侯景已占我寿春,实是境内一患,陛下爱匹夫而弃国土矣。臣朽老疾侵,不应干预朝政,事关大局,不得不谏。”梁武帝阅毕,感叹其忠,而不纳其谏。不久,萧介病死,享年73岁。
萧 □
萧□(478~522年),字僧达,南兰陵人。为萧顺之第十子、萧衍的同胞兄弟。他少年丧母,由陈氏抚育成人。梁天监元年(502年)被封为始兴王,任荆州刺史。 萧□抵任后,勤修政事,励精图治,以仁爱待人。他亲自抚慰阵亡将士家属,救助贫苦人民。轻刑薄罚,倡礼息争,出现了讼案日减、人心渐定、民风大淳的景象。
天监五年,荆州普遭水灾,江堤冲垮,白浪肆虐。其中尤以郴县灾情为最重,农田成泽国。萧□火速组建救援船队,昼夜抢救灾民,并制订“救一人,赏钱一万”的奖赏措施,以鼓励军士和民众奋勇向前争先施救。萧□身先士卒亲临灾区,部署防洪,组织抢险,以保境安民。洪灾过后,立即处理灾后事宜,补救田间作物。对无力营葬的贫民,由官府发给棺材帮助殡殓;土地淹没的农家发给粮食、种籽补种作物。由于抢救措施得力,众灾民既没有鬻儿卖女流离失所,又不至于孤苦无依聚众嚣闹,秋熟时竟然能喜庆丰收。
面对勤政清廉、爱民如子的父母官,当地百姓感恩戴德,并联名上表请功于朝廷,使兵燹洪灾后的荆州出现了官仁民睦、礼乐开化的太平盛景。
天监七年,萧□之养母陈氏病故,念其养育之恩,悲恸欲绝。□奉诏回京服丧时,荆州子民蜂拥至府邸话别、挽留,其场景感人至深。
天监十二年,气势汹汹的北朝挺兵犯边,形势一度十分紧张,萧□即组织山民抗敌,凭借天时、地利、人和,一举大获全胜,境内复安。天监十四年,□再度主政荆州,当地民众奔走相告,列道迎候。天监十八年奉调晋京,任职侍中,兼领军将军。
普通三年(522年)十一月,萧□溘然长逝,时年45岁。被赠司徒、骠骑将军,谥忠武。
萧子云
萧子云(488~549年),字景齐,南兰陵人。为萧嶷第九子。
萧子云从小勤学而有文采。26岁写成《晋书》,30岁任梁秘书郎,后迁太子舍人,著《东宫新记》。后累迁北中郎外兵参军,晋安王府文学、司徒、主簿和吏部长史兼侍中等职。
他还善于草隶书法,善效钟元常(钟繇)、王逸少(王羲之)之书,而微变字体,自觉功进,其书亦雅。被梁武帝赞为“笔力骏劲,心手相应。巧逾杜度(东汉草书家),美过崔实,当与元常并驱争先。”
萧子云书法名声远播。百济国派使者前来南朝求购其书法作品。时萧子云任丹杨郡丞,使者候于道,见子云,遂迎向前拜谒,曰:“侍中尺牍之美,远流海外,今日所求,唯名迹也。”随之,萧子云挥毫3日,书30纸与百济国使者。
太清三年(549年)三月,台城失守,萧子云东奔晋陵,馁卒于显灵寺,时年62岁。
萧子云著有《晋书》(已佚,有辑本1卷)、《东宫新记》。
萧 定
萧定(708~784年),字梅臣,南兰陵人。他初荫授陕州参军,后迁金城县丞,主政以清廉干练而闻名。累迁侍御史,考功员外郎、左司、右司郎中。后受宰相元载排挤,任秘书少监和袁州刺史,以及信州、湖州、宋州、睦州、润州刺史。唐大历时,朝廷考核天下州郡长官成绩,他与常州刺史萧後、毫州刺史张镒为理行(治理、教行)第一。
萧定在任以勤农桑、均赋税,逋亡归复,户口增加,又获冠,乃升户部侍郎、太常卿。
唐建中四年(783年)冬,太尉朱呲叛乱,萧定改名换姓,躲匿里闾间。乱平,回京旌擢,任太子少师。
唐兴元元年(784年)病卒,享年77岁。被赠太子太师,列为良吏。
沈 彬
沈彬(864~961年),字子文,原籍高安,后寓居丹阳。他自幼刻苦好学,喜读诗文。唐末,天下动荡纷乱,他应试进士不第,遂南游湖湘,浪迹江湖。曾隐居云阳山数年,访名山洞府,学神仙于太虚之道。时南唐烈祖李昇镇守金陵,广罗人才,凡名儒宿老,必命郡县推举,沈彬应召前往。他见李畀心存雄志,欲图杨吴天下,就进献《画山水诗》,云:“须知笔力安排定,不怕山河整顿难。”舁览后大喜,授他秘书郎,入东宫辅世子。保大年间(943~957年),沈彬厌烦官场的虚伪,恳求还山,以吏部郎中致仕,退居丹阳,此后再不求进。宋建隆二年(961年),中主李碌以旧恩召见,时沈彬年已80有余,往见之,日:“臣久处山林,不预世事,臣妻日:‘君主人郎君今为天子,何不一往’,臣遂忘其衰老而来。”中主命毋拜,厚赐束帛而还。
沈彬虽生于乱世,然而他好读诗书,下笔成章,早有诗名。与僧人虚中、齐已为诗友,与李建勋、孙鲂、李中等名流往来。陆游誉其诗“句法精美。”著有《沈彬集>1卷,《闲居集》10卷。《全唐诗》存诗19首,断句11联。
邵 亢
邵亢,字兴宗,丹阳人。幼时聪明过人。10岁时,“日诵书千言,赋诗豪纵,乡先生见者皆惊伟之”,试开封府列第一。后被范仲淹所赏识,举茂才试于崇政殿,对策中异等科,授建康军节度推官。赵元昊叛宋,邵亢就“战与和”之事大胆上言,权衡利弊,并献《兵说》10篇。召试秘阁,授颖州团练推官。时晏殊知颖州府,见邵亢才干出众,“一以事委之”。不久,邵入京城任国子监直讲、知太常社院,后又进集贤校理。
张贵妃薨,仁宗为其立园陵,并禁京城乐一月,亢数次上疏罢之。仁宗继嗣未立,邵言此事关系社稷之安危,著《兴亡论》10卷上之。契丹遣使来贺乾元节,使者未到,而仁宗已崩,朝廷计议中途回绝使者或俟使者一到京城即告谕其还。邵亢建议,让使者“奉书柩前,使见嗣君”,众臣从之。由于邵亢多次忠言直谏,选为颖王府翊善加直史馆。一次,英宗召对群玉殿,访以世事,邵亢的谈吐和见解使英宗大为赞叹,日:“学士真国器也!”擢同修起居注,不久又任知制诰知谏院。东宫建,任右庶子。神宗即位,历任龙图阁直学士、进枢密直学士、兵部员外郎、知开封府。
邵亢遇事敏密,办事认真,所遇公辞文牍皆要反复阅读。在任知开封府期间,由于他治策严正,京畿诉讼事“为之衰止”,又被拜枢密副使,进右谏议大夫。西夏人诱杀知保安军杨定,朝廷谋西讨,邵亢进言:“天下财力殚屈,未宜用兵,唯当降意抚纳,俟不顺命则师出有名矣。”其议被纳。未几,夏主谅祚死,其国人执杀杨定者来请和。
邵亢在枢密院逾年,引疾求辞,以资政殿学士知越州,历郑、郓、毫3州。年61岁卒,归葬丹阳耿冈。追赠吏部尚书,谥安简。
邵亢著有《兵说》 10篇、《体论》10卷、《兴亡论》10卷传世。
吴遵路
吴遵路(?~1043年),字安道,丹阳人,出身书香世家。是宋初知名大学者吴淑之子。遵路自幼聪敏,及长,博学知大体,于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进士及第,累官殿中丞,秘阁校理。天圣年间,章献太后摄政,“政事得失天下莫敢言”,而遵路不畏权势,条奏十余事,语言切直,忤太后意,出知常州。到州后,恰逢蝗旱肆虐,灾情严重。遵路乘民未饥,募富者,得钱万贯,派人从水路到苏州、秀州(今嘉兴)等地购粮,稳定粮价;又劝州民采集柴薪,官方收买,换购官米,至冬日,大雪天寒,又以原价将柴薪售给州民,官不伤财,民且蒙利;他见流民甚多,又建茅屋百间,供流民居住,并自捐俸钱置办盐蔬。予以茶饭,有病者则给药治理,其愿归者,备舟送还家乡。是年,诸州郡多有饥寒而死者,惟常州平安无事,“不知其凶岁也”,州民爱之如父母。当范仲淹安抚淮、浙时,闻遵路的事迹,大加赞赏,立即奏报朝廷,将遵路救灾事迹颁之诸州效法。遵路因此迁尚书司,封员外郎,权开封府推官,改三司盐铁判官,加直史馆;再迁淮南转运副使兼发运司事。在转运使任上,他又做了两件利民大事:其一,在真、楚、泰州及高邮湖置斗门19座,以利蓄洪泄洪,灌溉田亩。其二,在所属州郡,增加常平仓钱粟储积,从四十余万增至二百万,以备荒年。这些举措利国利民,深受百姓欢迎。
由于政绩显著,遵路又迁工部郎中,召修起居注。赵元吴反,西边告急,吴遵路针对兵源不足,边备虚弱的实情,向朝廷建议恢复民兵,朝廷许之,授遵路天章阁待制,河东路计置粮。他一到任,即在河东路组建民兵,充实边备,这一招非常实用,其他诸路纷纷效法。不久又进兵部郎中,知开封府。由于他驭吏严肃,不阿附权贵,受到宰相吕简的忌恨,贬知宣州。虽然他远贬江南,可忧国忧民之情不减,对西夏战事更是关注,著《御戎要略》、《边防杂事》20篇进给朝廷,再次受到重视,调任陕西都转运使,迁龙图阁直学士,知永兴军。在此任上,因病而卒。仁宗闻而悼之,下诏遣官护丧还京师。
吴遵路生平坦雅慎重,寡言笑,善笔札。其为政简易,不为声威,立朝敢言,无所阿倚。平时生活廉俭无好,既殁,家无余资,好友范仲淹分俸周之。邑人祀之为乡贤。
顾 方
顾方,字正夫,丹阳人,宋皇祜五年(1053年)登进士第,任明州象山县(今浙江宁波象山县)县令。莅任之初,他召邑中父老,询访民情,了解民间的利害之事,然后采取对策,兴利除弊,施布善政。他特别关注境内士民的善恶,善者,登门拜访,励其勿怠;恶者,喻而戒劝,使其自修。象山县地处海边半岛,境内多山,文化落后,为此,他倡办学舍,召邑民子弟读书,在空闲时,还亲赴学舍讲学,教喻诸生。经过一年多的治理,象山县政通人和,民众“大为化服”,境内风气为之一新。
顾方笃行君子之道,勤政爱民,以仁义教治其民,深受百姓的爱戴,不幸的是因积劳成疾,一病不起。消息传开,数千邑民相率出钱到塔庙为他祈祷,“有割股以进者十三人”,惜顾方已病人膏肓,竟而谢世。噩耗所至,“百里之内号泣思慕,如失父母”。为了纪念这位好县令,人们为他立祠,将他的事迹刻于石碑立在祠中,岁岁祭祀。
张 纲
张纲(1083~1166年),字彦正,丹阳人。为丹阳才子。元《至顺镇江志》载:张纲“以举首贡辟雍,升太学,试内舍,上舍皆第一,政和四年,释褐状元授承事郎”。入朝后,因与蔡京政见不合,受到排挤,改管玉局观。宋宣和三年(1121年),返任校书郎,兼修国朝会要,迁著作佐郎。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犯京,命纲分守四壁,旋解严,不久任两浙提刑。由于他为官正直,恪守规章,常得罪权势人物,仕途常挫。后迁给事中、侍御史,进徽猷阁待制,不久辞官还乡。
南宋时,秦桧用事,张纲“卧家二十年,绝不与通问”。秦桧死,召为吏部侍郎兼侍读,后拜吏部尚书、参知政事。
张纲为官常以“以直行己,以正立朝,以静退,高天下”而勉之。他善文,“每一灌纸,都人辄传播”。一生著作丰盛,有《华阳集》40卷、《尚书讲义》30卷、《周南讲义》1卷、《见闻录》5卷、《六经辩疑》5卷、《确论》10卷、《告猷集》3卷、《列圣孝治类编》100卷,其中《华阳集》收入《四库全书》。
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以资政殿学士知婺州,寻辞官。隆兴元年(1163年),孝宗登基,召张纲陪祀南郊,他以年老坚辞,孝宗嘉许,命所在州郡“恒存问,仍赐羊酒”,礼遇甚隆。年84岁卒,谥章简。
洪 拟
洪拟,字成季,号逸叟,丹阳人。本姓弘,其祖有弘璎者,避南唐讳,而改为姓洪。
南宋绍圣元年(1094年)洪拟登进士甲科,崇宁二年(1103年)为国子博士,后任提举利州路学事、福建路郓州通判,以及提举京西北路学事等。宣和二年(1120年)迁监察御史,殿中进侍御史。时朝中王黼、蔡京专权,他不予附势,贬职为知桂阳军,又改任知海州。时山东盗起,洪城守有功,于建炎年间被召为秘书少监。后又任起居郎、中书舍人、给事中、吏部尚书,以龙图阁待制知温州。时宣抚使孟庾总师讨伐闽寇,他借椿钱(国库钱)劳将士,乃自劾。贼平后,洪被加封为礼部尚书、吏部尚书。
绍兴三年(1133年),洪拟进奏,使宋高宗不悦,遂降为徽猷阁直学士,提举江州(江西九江)太平观。
洪拟著有《净智先生集》、《注杜甫诗》20卷。卒年75岁,谥文宪。
葛胜仲
葛胜仲(1071~1144年),字鲁卿,丹阳人。宋绍圣四年(1097年)登进士第,任杭州司理参军。后朝廷试学官列第一,被授山东兖州教授,人为太学正。宋哲宗到太学,太学生多献颂词,胜仲独献赋,朝中名臣评其优劣,又列第一。遂迁礼部员外郎。任期中,他以仁、孝、学三论教太子,又采写自春秋战国以来历代太子善恶成败的事迹给太子阅读。每日进数事,获宋徽宗赞许。之后,他出任汝州知府,见李彦苛政,搜刮民财,便提出免交税,不搜刮百姓的意见。李彦怒,弹劾胜仲,被调至湖州、邓州等地任职,后被罢官归里。
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范宗尹为相,葛胜仲复任湖州知府。时,群盗横行,声惊诸郡。葛胜仲发动百姓,修城郭,造战舰,操练士卒,海盗知防备严密而不敢犯境。是年因灾荒,百姓大饥,他发官廪之粮赈灾,民赖以济。
绍兴元年(1131年),年老求归。绍兴十四年病卒,享年73岁。谥文康。 葛胜仲著有《丹阳集》40卷、《后集》40卷、《胜仲集》80卷。另有《丹阳词》、《评古篇》等传世。
汤 用
汤用,字时行,号阳南,丹阳城东汤家村人。他自幼聪颖过人,熟读四书五经,据《丹阳县续志》载:汤用是明嘉靖年间京都的太学生,以从政清廉而名重于世。
初,汤用在京城太学堂学业有成,被授于浙江淳安县主簿。淳安位于浙皖交界处,山高林密,地僻人稀交通闭塞,土地贫瘠,百姓穷苦,乡民大多以砍柴、狩猎为生。历史上的“方腊造反”即发源于此。
汤用被授官职后,即离开京城,顺途经丹阳告别父老乡亲,沿古驿道晓行夜宿向淳安进发。当他进入淳安境内时,不顾一路风尘之苦,人山林,下村庄,察访民情,时达月余才至任所。是时,淳安县令乃琼州海瑞,他从政廉洁,爱民如子,乡民们称之为“海青天”。两人一见如故,“相得甚欢”,又因汤用以积极助其政而获海瑞之赏识。于是,海、汤二人常微服私访民情,平息盗患,公断民案。使淳安境内物阜民安,万民称道。两年后,因政绩卓著,海瑞擢升礼部主事,汤用迁擢淳安县令。
汤用与海瑞共事之际,省府鹾使(即盐官)鄢懋卿至淳安,海瑞未予宴请“接风”,而鄢惯以嫉贤妒能,遂对海瑞怀恨在心。一日鄢召汤用至盐运衙,谓汤日:“素知海瑞不法事,速具状。”汤用则不畏上,昂首答日:“瑞清介,治行为天下最。”鄢闻之大怒,斥汤以私情庇护海瑞,并诬海瑞在淳安任职是“三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汤用听后,以直言海瑞之清政,“海县令无半点枉法之事”。鄢听汤用所述,以欲斩汤用恫吓,汤用连连叩头请死,血流满面。鄢无可奈何,即又生“一计”,命从者取出两只竹笼与汤,嘱汤“此将坏,速求良工治之”。其意是以“修竹笼”而向汤索贿银两。汤无奈,只好勉强接收代为“修治”。鹾使鄢懋卿将“竹笼”给汤用后,迟迟不见汤送来,不免心中生怒,即将汤用召来审问,令汤用跪在大堂前,并责令其当即回家将“竹笼”送到。此时,海瑞正来盐运衙门,见其状,遂上前开脱,对鄢日:“淳安近山多,盗贼不时发,用职当捕。”遂命汤用谢罪而出。
鄢在淳安期间,贪赃枉法,常以盐运搜括民财,收贿于盐商,盘剥众盐运工。海、汤二人了解此情后,对鄢说:“淳安民皆疲死,独知县与汤主簿可使耳”。交谈间,忽差役报鄢,说二盐商带花卉数十盆候见。海瑞意会,即呼汤用与从者助其将花盆抬人,至堂前跌翻于地,花盆土尽覆,盆下黄金撒于地,鄢惭愧满面,海、汤二人即起身拂袖而出。不久,鄢懋卿东窗事发,被削职为民,而海、汤二人则均被擢升。
汤用任县令后,以施政清廉而成为淳安继海瑞之后第二任清官,后又擢升为浙江盐运司通判。他年老还乡时,两袖清风,布衣一身,其廉洁之行流传乡里。
张文卿
张文卿(1502~1560年),字公辅,号双泉,家居丹阳城内双井巷,张文卿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中科举,嘉靖二十八年授福建泉州安溪县知县。抵任后,“正值地方多事”,灾年荒岁饥民枵腹,贫者沿街乞讨,其状惨不忍睹。文卿“夙夜忧勤,慎刑简赋,籴谷赈荒,练兵御寇,更且作兴学校……每朔望登堂与诸生讲解不倦。尤捐俸以周贫乏,买民基以广学址”。邑内政绩吏治渐呈起色,民风物态大有好转。次年七月,突遇“重倭犯境”,苦于安溪“县无城池”难以拒守,张文卿乃“躬当石矢,不避艰险,设伏生擒贼首,运筹斩获真倭,屡献俘徒,立功不少”。他“因军中劳伤,捕疾而亡。其死之日,囊无棺殡之资,而道傍有涕泣之民”。为此,按察院念其“以死勤事”,嘱郡守给予重恤,使之得以人殓归葬。其棺柩启程北运时,安溪沿线绵延十余里,万民列道恸哭挽送,争相向受民爱戴的父母官扶枢告别。张文卿的灵柩抵丹后,落窆于许岗村(大泊境内)。
吉 棠
吉棠,字师召,丹阳导墅桥人。明正德八年(1513年)中进士,授浙江桐庐知县,后调为金华令。因政绩斐然,升任监察御史。吉棠秉忠直言,刚正不阿,不避权贵,先是弹劾宦官谷大用,继又为因案所累被囚的大学士石瑶立论鸣冤。由于词锋过于尖刻,有拂圣意,激怒了当朝,遂调离京师任南昌太守,后又移守庆远。庆远僻处桂西,历来是“天高皇帝远”的化外蛮夷之地,王法久难及。吉棠任守庆远后,常翻山越岭微服私访,召父老以谕王法之尊;束群吏以申刑典之严。建立和健全了农田赋税制度,延聘塾师教民识字,兴学育人以利教化,实施“以文治邦”。
庆远是个穷地方,过去各部酋长每年均要按例向太守馈送数万两金银作为纳贡,各州所贿金宝“悉复征于民”,他们变本加厉地从百姓头上横征暴敛,私囊日肥的父母官任其属下所为,对那些贪赃枉法之举亦纵容有加百般袒护,而百姓则是雪上加霜,生计难维。
吉棠掌任太守时,将计就计,收纳此金时不露声色,一并充人国库并立具收条、给予明文榜示,张贴于市,作为某种赋税或工役作抵扣,使下属更无借口另行收取。如此一来,赋税或劳役便已抵销一半,从此后百姓负担大为减轻。
其时,庆远地区还有一种残酷的“土政策”,为了祭祀神庙,各洞的彝民三年中必须轮值杀一婴儿以安神灵,彝民家家胆战心惊惶恐度日,且闹得村民内部失和。面对此等荒谬“规定”,吉棠愤而进言,请求废除此陋习,其理由是:“獠人(土著人)也是我们子民,(各民族)应该平等相待,善为安抚他们。羊和狗尚可驯养,何况是人呢?为什么要无端地杀害他们的孩子,以破坏民族和睦,造成官民敌对呢?”上司允准了他的提请,遂废此“规定”。獠人奔走相告,欢呼雀跃。为感念吉太守“再生之德”,乡民列庙供奉。
因吉棠治彝有方,万民乐极,不久便调任衡阳太守,接着,又升任福建按察司副使。
姜 宝
姜宝,字廷善,号凤阿,丹阳蒋墅滕村人。他自小聪颖,博极群书,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进士第三名,入选为庶吉士。时严嵩父子把持朝政,专横跋扈。姜宝不畏权贵,除公事之外从不与之私交。不久,被授予翰林院编修。任职时,在京城里讲学,洁身自守。并常指责严嵩劣迹,引起严嵩的忌恨,因而姜宝被贬任四川提学佥事,后又转任中州(河南)参政、提督八闽学政(主管福建省的教育)。在任蜀、闽两地时,提倡教育士子要严于行、宽于文,严于程式、宽于义例,端正学风、摒弃浮华,使士子学风与文坛习俗为之一新。之后,他被征为南京别官太常少卿,转誊黄通政,又升任国子监祭酒。任职中,他按经文治世之道,分类设馆。行事基本上采用督学蜀闽时的施政方略。这期间,还针对政纲时弊上呈八条建议,以图强化公务监督,限制凭交情、拉关系、走捷径之风。
起先,朝臣徐阶、高拱两人互怀嫌隙,芥蒂颇深。姜宝原先为徐阶所提拔,终因高拱与阶之隙迁恨姜宝,谋图加害,被诬蒙屈罢官。自此,他远别公门,不问政事,著书立说达15年之久。及至冤案澄清、真相大白,复启用为南京太常少卿,迁刑部侍郎、吏部侍郎,后升任礼部尚书。
姜宝退职还乡后,广置义田,多立义学,申祖宗法度以统领族人。至80岁而终。
姜宝著作甚多,有《春秋事义全考》16卷、《周易补疑》13卷、《春秋读传解略》12卷、《四书解略》6卷、《稽古编大政记纲目》8卷、《资治上编大政记纲目》40卷、《资治下编大政记纲目》32卷、《凤阿文集》38卷、《诗集》10卷等传世。
贺邦泰
贺邦泰,字道卿,丹阳蒋墅人。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中进士,历任福建菁田县知事,南康、廉州、琼州太守和湖广参政、山西督学、江西按察使及户部尚书等职。
贺邦泰初任福建莆田县知事,时值倭寇侵犯,他全力组织沿海军民抗击,屡战屡胜,使一方百姓平安如初,并获得抗倭名将戚继光的高度赞扬。据史料记载:“贺年幼时,其父曾建亭于水中,令其攻读于亭,以一木支岸径行往来以此练功夫而获益匪浅。后令莆田,率民抗倭,骑马直捣倭巢,奋力拼杀,倭寇势众,且战且走,前临大河,宽丈余,桥毁,贺遂以独木弃骑而走,倭寇惊以为神。”由于贺抗倭有功,不久,相继升擢户部主事、南康太守、廉州太守与琼州太守。琼州,是海瑞的家乡,他来此任官以海瑞为楷模,为政清廉,自洁自律,与乡民共苦。有一次,海瑞回乡省亲,去州府拜访他,并被请至他家中作客。海瑞环视其室,摆设简朴,家人穿着无华丽之服饰,卧室与平民无别,厨房内既无龙虾、鲜贝等海味,更无雉鸡、野兔之山珍,吃的竟是大麦粥以及普通百姓所食的蔬菜。作为朝廷命官,身居太守高位,生活如此清苦节俭,使海瑞十分钦佩,称他是“廉洁大计卓异第一。”海瑞问:“你生活何以如此清苦呢?”贺答道“琼乡百姓还要比我艰苦,我何以独享其乐?”此事传至乡里,乡民均称他为“大麦粥太守”,赞誉他从政廉洁。
琼州四面临海,乡民常遭海盗抢劫骚扰之苦,生活不得安宁。贺邦泰组织军民全力围剿,同时派出官员收伏盗魁,“尝降海盗李茂”,李茂后来因平寇著功,被委以“大帅”,荣宠至极的李茂对贺邦泰十分感激,且念念不忘。为表达对贺的寸心,一次,带着珍宝巨万赠贺,贺见此全然不为所动,婉然拒绝。李见状,跪着不起,“叩头固请”,贺在李的盛情所迫之下,“仅取沉香一片,留浮屠为佛像。”此事不胫而走,使琼州上下官员和乡民赞叹不已,由于贺邦泰在琼州为官清正,政绩卓著,不久擢迁湖广参政,后曾任户部尚书。
贺邦泰死后,葬于里庄境内的迥龙桥畔。
姜士昌
姜士昌,字仲文,丹阳蒋墅滕村人。姜宝之子。明万历八年(1580年)中进
士,后出任户部尚书,掌管徐州仓。他革除关仓积弊,办事精明干练,深得朝野称道。姜士昌在陕西提学副使任内,修复书院,创立经、史、理学、古文词、典故等5学会,为当地培养了大批人才。调任江西参政后,督理驿传,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取消一切额外征收,抵制不适时的差役,打击矿监的横行索取,裁抑宦官的为非作歹。奸臣李廷机、朱赓人阁后,姜士昌上疏朝廷,揭发其“天变人离,民穷财尽,仁贤遗弃”的误国罪行,然却遭迫害,先被调任广西佥事,后又贬为兴安典史。姜士昌愤而辞官回家。天启初卒,追赠太常寺少卿。姜士昌与其父姜宝均出身进士,又均为名臣、直臣。为纪念二人,其故里滕村建有“尚书亭”一座。至1958年才被拆除。
姜志礼
姜志礼,字立之,丹阳滕村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登进士,他初任建昌推官,后任衢州知府、大理院评事。时京师关押很多未结案的囚犯,他一一据实审理,平反了大批冤狱。姜志礼曾出任福建泉州知府,任职期间,他为民造福,办了许多好事实事。泉州气势非凡、长达数里的万安桥,就是姜志礼亲自主持修造的。泉州民众对他十分敬仰,为他建造生祠,以志纪念。明万历三十三年,姜志礼调任山东参政,治理登州、莱州。当时福王受封于河南,皇上赐田2万顷,但他贪得无厌,派遣太监以检阅民田为由,骚扰登、莱两地。姜志礼义愤填膺,上疏朝廷,为民请命,结果反被贬为广西佥事。离任前,恰逢山东发生饥荒,他仍然忠于职守,布置募粟赈济灾民。调任浙江副使,正好发生叶朗生叛案,株连无辜万余人。他接案后,只惩办了几个首犯,其余一律无罪开释。后升任尚宝卿,赴山西主持考务,适逢中州进贡玉玺。宦官魏忠贤中饱私囊,姜志礼蔑视逆党淫威,拍案而起,上书朝廷予以揭露。魏忠贤对他恨之入骨,几度诬陷,都未能得逞。姜志礼后来因不愿与魏忠贤妥协而告老还乡。90余岁卒。死后,葬于九里三圆桥。
潘之彪
潘之彪,字文山,号退庵,丹阳人。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中举,顺治十八年进士及第。授温州府推官,缺裁。康熙七年(1668年)出知四川蓬溪县,康熙十八年冬离蜀归乡。
潘之彪入蜀初,即跋山涉水串村下寨,勘察走访,广泛了解风俗民情。针对蓬溪地僻人稀,流民星散,劳力不足的情况,采取大力吸纳外地民众抵蓬落户的办法,规定凡迁入农户来蓬定居,占地开垦优免其赋,五年后起课,准予入籍,永业无争、子弟就读、科考通行无阻等优惠措施。仅此一举,便招来了湘、鄂、桂、赣、闽、粤、豫、陕等省的大批移民筑庐定居,对发展蓬溪经济十分有利。
潘子彪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将因战火蔓延兵燹摧折而停开的盐卤矿井逐步修复重新开发,并主动向上司呈文,力求增加“盐引”数额(即朝廷为众多商贾核准运销食盐所发放的凭证)。在潘知县的积极争取下,蓬溪的盐引由原来每年的100张增加到300多张,比原先的计划增加了2倍以上。在原有的3700眼盐井的基础上,又陆续开淘新的盐井300余眼,促进了盐业的复苏和经济的振兴。
潘之彪主政蓬溪,重建蓬溪学宫,使全县诸生学有其所,师长行教赖有所依。且每月定期亲临学堂执鞭施教授课主讲。康熙十一年四川乡试,其生员杨兆龙独占鳌头,中解元,王许考中举人。殊荣非凡,名闻蓬溪。在两人人京会试之际,潘之彪为之送行,并赠《送杨解元王亚元会试》诗一首:“却是蓬莱第一流,秋风送子挽行驺。已看九万腾羊角,还借添修起凤楼。风雨几年羞马帐,间关万里羡吴钩。长安自古繁华地,定有新诗付莫愁。”
潘之彪从政于蓬溪,既关心民生疾苦,也狠抓地方建设,又对风景名胜格外关顾。他曾为县城西门外那尊十三层高的建于南宋的白塔亲题“蓬莱一顾”匾额,寥寥四字,总揽了攀斯塔以登高望远之妙。还为东门外的始建于元至正年间的飞云楼重修了飞檐斗角,保护了名胜古迹。
康熙十八年冬,潘之彪卸任归里。临行之际,蓬溪父老泪眸盈盈,执手相挽,依依难舍,不忍分离。潘之彪的惠政被载人《蓬溪县志》,名留于世。
贺世寿
贺世寿,字函伯,丹阳蒋墅人。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中进士,历任光禄寺少卿、太仆少卿、通政史、兵部侍郎、天津巡抚、刑部尚书、户部尚书等职。万历后期,魏忠贤排斥异己,为所欲为,许多大臣趋炎附势,投靠魏门,但贺世寿从不涉足逆党之中。其时,顾宪成、高攀龙等在东林书院讲学,建立与魏忠贤势不两立的阵营,获得贺世寿的支持。明光宗朱常洛即位后,宦官结党,气焰更加嚣张,贺世寿愤而辞官回归故里,直至魏忠贤势力被翦除,才复任户部尚书。
贺世寿晚年叶落归根,作古后,葬于里庄境内的迥龙桥畔。
聂政新
聂政新,字子硎,祖籍河南,明天启年间生于丹阳聂家村。年幼时天资聪敏,能诗善文。10岁时,父亲去世。从此家道中落,生活渐贫。迫于生计,曾做过富户放牛倌。稍大后,他发愤苦读,手不释卷。一年,邻村请聂政新代笔捉刀,他镇定自若,飞笔疾书,一气呵成,诵之,竞字字精凿,句句简炼,闻者无不为之称绝,一时轰动全城。
明朝崇祯末年,朝廷腐败。聂政新与好友葛麟、眭明永、杨志达等人发起组织了“丹阳益社”。清顺治二年(1645年)秋,乡试入举。顺治四年,赴京会考,名冠榜首。同年,任行人司行人,职掌传旨、册封等,后又任七省巡按。他为官勤恳,任劳任怨,臣心如水,为朝廷所称赞。同时,他没忘家乡父老乡亲的疾苦。有一次他归里省亲,得知城外人须绕道陈家桥(郑家桥)进城,诸多不便,他当即与县府交涉,并亲自参与勘察和施工,凿通了黄土岗,建一条道路,长约600米,取名“黄泥弄”。相传,聂政新为开凿黄泥弄而亲自挑过土的那支扁担,曾被民众称之为“龙凤扁担”。
顺治末年,聂政新升任七省巡抚。自此以后,聂政新陆续遭到异党的非议和朝廷的猜忌,失意后因病去世,时年40多岁。乡民为纪念他,在离聂家村不远的周巷修建了聂公祠,祠内匾额上书“六院首荐”。
Copyright©2006 www.njgl.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丹阳市史志办 推荐使用IE6.0,1024*768或更高分辨率浏览
苏ICP备12004859号